第526章 光武帝登坛即位

作品:济公传奇|作者:王钟亭|分类:仙侠|更新:2025-07-28 22:59:11|字数:16172字

面对起义军的壮大,摄皇帝王莽寝食不安,昼夜抱着年幼的孺子刘婴哭泣,并祈求神灵保佑,宣布等孺子长大成人后,就主动辞职回家休养。王莽一面担惊害怕,一面派兵镇压。在王莽军的镇压之下,起义军失败了。

平息叛乱后,王莽更是踌躇满志,他一改昔日谦恭有礼的儒者风范,而以一个盛气凌人的军事强人的姿态出现在大小臣工面前。胜利让王莽有恃无恐,加快了当真皇帝的步伐,同时也加速了王莽的毁灭。

翟义等反叛者相继毁灭,使王莽产生了错觉,他认为这一定是“天命”所归!王莽要去掉头上的 “假”字当真皇帝,要靠符命。所谓“符命”就是编造的“天符之命”或者“圣王受命之符”。于是,各地便纷纷造符瑞来投其所好,急其所需。王莽借着各地的“符命”,提出要把“摄皇帝”中的“摄”字去掉;把居摄三年改为初始元年(公元8年)。

太皇太后不得不同意,王莽的弄假成真走出了第一步。

既然命符是升官的捷径,初始元年(公元8年),有“素无行,好为大言“的梓潼(今属四川)哀章就加紧制做铜匮(匣子),装了两条书简,一个简册上写“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简册上写“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其中的“某”指汉高祖刘邦,这个“黄帝”就是王莽。意思是天帝和汉高祖刘邦传位给王莽。“图”“书”中都写了“王莽应做真天子”,同时将王莽宠信的几个大臣以及自己的名字也写在上面,说这些人应当大官辅佐。

哀章将此铜匮献给正急于当真皇帝的王莽。王莽立即拜受,表示听从天神命令,接受禅位。回去坐在未央宫的前殿,即真皇帝位,改国号为“新”,把公元8年十二月初一作为始建国元年正月初一。

王莽称帝建新,尊王太皇太后王政君为皇太后(后来又改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降刘婴为定安公(也作安定公),将平原郡的平原、安德、漯阴、鬲、重丘等5个县,民万户,地方百里,作为定安公国(或作安定公国),允许刘婴在国中立汉祖宗之庙,世代祭祀;改王太后(王嬿)尊号为定安公太后。至此,立国二百一十年的西汉帝国灭亡。

王莽封了刘婴,但不准他回到封国(定安公国,也作安定公国),把京城的大鸿胪府改建为“安定公第”。王莽将年幼的刘婴养在安定公第之中,与外界隔绝任何联系,甚至乳母也不被允许和他讲话,导致刘婴成人后不识六畜,知识面与幼儿无异。王莽将自己的孙女、王宇的女儿王氏嫁给他做妻子。

更始二年(公元24年),王莽为更始帝刘玄所败,刘玄征调隗嚣及其叔父隗崔、隗义等,嚣将去长安,方望以为更始成败未可知,所以劝阻,让其别去长安,隗嚣不听,方望以书辞谢而去。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正月,弃离隗嚣的方望见“更始政乱,度其必败”,便对安陵人弓林等说:“前分封安定公的孺子婴,是汉平帝的后代,因王莽代政而没有做汉主,如今天下人皆言,刘氏当受命,我等何不立他为王,谋取大功?”弓林等人都很赞成。于是,赴长安求得了孺子婴回来,“聚党数千人”在临泾城(今甘肃镇原)被立为皇帝。方望做了总理庶务(辅佐君王的丞相),弓林当了掌管四方兵事和赏罚的大司马。孺子婴临泾立帝,遭到了同姓复辟王朝刘玄的竭力反对。不久,更始政权遣丞相李松入安定,摧毁了这个复辟势力。孺子婴、方望、弓林等人都被诛杀。刘婴时年二十一岁,不知葬所。

还有一个公孙述,击走刘玄部将李宝,已自立为蜀王,此时复听了功曹李熊谀言,僭称帝号,纪元龙兴。

公孙述,字子阳,本系茂陵人氏,因自成都发迹,遂号为成家,即用李熊为大司徒,使弟公孙光为大司马,公孙恢为大司空,招集群盗,奄有益州。

刘秀闻得孺子婴惨死,尚为此感叹可惜,惟公孙述胆敢称帝,未免不平,因此思一不做,二不休,不如依了诸将的计议,乘时正位,免落人后。

主见已定,再召冯异至鄗城,与其决定可否。冯异奉命进谒,从容献议道:“更始必败,天下无主,欲保宗庙,唯仗大王,大王正应俯从众请,表率万方!”

刘秀答说道:“我昨夜梦赤龙上天,醒后尚觉心悸,恐帝位是不易居呢!”

冯异听言甫毕,忙下席拜贺道:“天命所归,精神相感,还有甚么疑义?若醒后心悸,这是大王素来慎重,乃有此征,不足为凭。”

刘秀尚未及回答,忽然有军吏入报道:“有一儒生从关中来,自称为大王故人,愿献祥符。”

刘秀问及姓名,军吏答称姓强名华。刘秀猛然记着,便向军吏说道:“我少年游学长安,曾有同舍生强华,今既到来,应该由他进见便了。”

军吏闻言,便返身出帐,引入强华。刘秀起座相迎,顾视强华,形容非旧,状态犹存,当然有几分认识,便向他寒暄数语,然后询及来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济公传奇》,方便以后阅读济公传奇第526章 光武帝登坛即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济公传奇第526章 光武帝登坛即位并对济公传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