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太后临朝,副尉破虏

作品:济公传奇|作者:王钟亭|分类:仙侠|更新:2025-08-15 10:47:14|字数:14924字

却说郑众封侯,汉和帝因为他诛灭窦氏有功,颁赏时又辞多就少,所以格外宠信待遇,封他为鄛乡侯,食邑一千五百户。但宦官封侯并非东汉首创,西汉时期的吕后就曾经给宦官封侯。

哪知刑余小人,只可备供洒扫,怎得视若公卿?就使郑众驯良可取,有功不矜,究不能封他为侯。贻讥作俑,这便是教猱升 木,引蚁决堤。(教猱升木出自《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毛传注“”猱,猨属”,该成语字面指教猴子爬树,引申比喻唆使恶人为恶)

光武帝刘秀辛苦经营的天下,要为了郑众封侯,自启厉阶,终落得七乱八糟,不可收拾呢!引起下文乱事。话休叙烦。

且说永元十五年间,孟夏日食,有司以阴气太盛,奏遣诸王就国。日食,乃天道之常,就使果应人事,亦为邓后临朝预兆,奈何归咎诸王,请令就国?穿凿附会,殊属可笑。原来汉和帝性情友爱,遵循乃父故事,令兄弟留居京师。及有司奏请遣发,汉和帝尚不忍分离,有诏作答道:

日食之异,责由一人。诸王幼稚,早离顾复,弱冠相育,常有“蓼莪凯风”之哀。《蓼莪凯风》见《诗经》。选懦仁弱之意。之恩,知非国典,且复须留。

没过多久又是冬日,汉和帝出祠章陵旧宅,光武帝改舂陵乡为章陵县,事见建武六年。汉和帝令诸王一律从行。祠毕后大会宗室,饮酒作乐,备极欢洽。嗣又顺道进幸云梦,至汉水滨方拟再诣江陵,忽然接到留守太尉张禹的奏章,乃是谏阻远游,汉和帝乃还。清河王中傅卫,与清河王刘庆并同随驾,沿途索赃,得千余万缗,事被汉和帝察觉,派吏鞫治,并责庆不先举发。刘庆答复道:“位居师傅,选自圣朝,臣本愚昧,但知言从事听,不便纠察,所以未得先闻。”汉和帝听了,颇以奏对合宜,待抄出卫私赃,一并赐刘庆。清河王刘庆推辞谦让不许,于是跪拜领授而退。太尉张禹,亦得蒙特赏;此外留守诸官,及随从诸臣并各赐钱帛有差。会岭南例贡生龙眼荔枝,十里一置,马递曰置。五里一侯,司望曰侯。互相传送,昼夜不辍。临武县长唐羌,具陈贡献劳苦情形,且请汉和帝勿重滋味。乃有诏禁止贡献,饬太官毋受珍羞。这是汉和帝美政,故特表明。

越年司徒鲁恭,因事免官,迁司空徐防为司徒,进大鸿胪陈宠为司空。陈宠已由廷尉进官大鸿胪。又越年改号元兴,大赦天下,凡宗室因罪削籍,并得赐复。

元兴元年(105年),蔡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造纸工艺,利用废旧麻类物资及廉价的谷树皮等为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多步工艺,生产出物美价廉的植物纤维的纸张呈献给汉和帝,由于纸张的质量提高,得到汉和帝的重视,受到汉和帝赞誉,并下令在全国推广使用。纸张的应用得以推广,逐渐代替了简帛。后人将蔡伦改进制造的纸称为“蔡侯纸”。

不久,雍地忽裂(公元105年6月19日东汉和帝元兴元年五月二十一日,陕西兴平、凤翔交界处发生5级地震,烈度六度。地忽裂,古人当地忽然地震的意思),当时的人们都感到惊讶,以为不祥。

待至十二月间,汉和帝身体生病,病情逐日沉重,竟至告崩,享年只有二十七岁,在位一十七年。当时储君未立,后宫虽然生子,但是大多早殇,往往视宫中为凶地,遇有生育,辄使乳母抱出宫外,寄养于民间。及车驾将崩,群臣尚未知皇嗣下落,无从拥立,不得不禀明邓后,请旨定夺。

汉和帝有个叫吉成的宫人,服侍她的人对她心怀恨意,便制作桐人,写上邓绥的名字并埋藏了起来。后来事发,掖庭审讯时,这些侍从们却都说是吉成做的。但邓绥却说:“我曾对吉成有恩,吉成虽然出身低贱,但平日里从未有过恶言,今日之事却一反常态,不合情理。”于是便亲自召见吉成,对此事反复核实,最终查明是她的侍从们所为。宫中没有不叹服的,皆称赞邓绥圣明。

邓后却知后宫生子,遗存二人,皇长子刘胜由于患有痼疾而不得立,其余十多个皇子接连早夭,于是后来出生的皇子往往隐秘养于民间。太后邓绥便迎立出生只有一百多天的刘隆立为太子。当夜即位,尊邓后为皇太后,临朝听政。邓太后临朝称制,下诏称:“皇帝幼冲,承统鸿业,朕且权佐助听政。”于是以“女君”之名亲政。这一年,邓绥年仅二十五岁。

邓绥临朝初期,刚刚遭到汉和帝大丧,法规禁条没有完备。宫中有一箱珠宝不见了,太后邓绥心中暗想,如果加以拷问,必定伤及无辜。于是她便亲自检阅宫人,对每一个宫人察言观色,偷窃者很快就自首服罪。

临朝不到半月,便已改岁,邓太后定年号为延平元年,进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百官总己以听。邓太后以帝在襁褓,欲令重臣入居禁内,乃令张禹留卫宫中,五日一归府;并擢升光禄勋梁鲔为司徒,使其继徐防后任,备位三公。封皇兄邓胜为平原王,奉葬汉和帝于慎陵,庙号穆宗。总计汉和帝在位十七年,英明仁恕,有祖父风,少年即能摈除窦氏,收揽权纲;后来尊儒礼士,纳谏爱民,凡蠲租减税,赈饥恤贫诸诏,史不绝书;遇有灾异,辄延问公卿,谕令极言得失,前后符瑞,得八十一处,皆自称德薄,抑而不宣。可惜天不假年,未及壮年便即病殁。只是在位晚期的时候荣封郑众,以后导致宦官继起用事,这乃是汉和帝一生遗累,种下绝大祸根。祸足亡国,故不惮烦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济公传奇》,方便以后阅读济公传奇第558章 太后临朝,副尉破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济公传奇第558章 太后临朝,副尉破虏并对济公传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