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黄巾作乱,毁营奏功

作品:济公传奇|作者:王钟亭|分类:仙侠|更新:2025-08-22 19:39:50|字数:13684字

汉灵帝刘宏曾在西园遛狗,别出心裁,将狗打扮一番,戴进贤冠、佩绶带。宫中无驴,一善于逢迎的小黄门从外地精心选了四驴进宫。刘宏见后,爱如至宝,每天驾一小车在宫内游玩。起初,还找一驭者驾车,几天后,索性亲自操持。汉灵帝驾驴车的消息传出内宫,京城许多官僚士大夫竞相模仿,以此举为时尚。

汉灵帝刘宏喜欢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师的达官贵人纷纷效仿,被批评为“服妖”。后来董卓领胡兵进京,大肆破坏,正应此兆。

真真是一人聚敛,四海沸腾。中常侍吕强,夙具忠诚,因而上疏进宫规劝道:

天下之财,莫不生之阴阳,归之陛下,本无公私之别;

而今尚书方敛诸郡之宝,中御府积天下之缯,西园引司农之藏,中厩聚太仆之马;而所输之府,辄有导行之财,调广民困,费多献少,奸吏因其利,百姓受其敝;又阿媚之臣,好献其私,容谄姑息,自此而进。旧典选举,委任三府,三府有选,参议掾属,咨其行状,度其器能,受试任用,责以成功,若无可察,然后付之尚书,尚书举劾,请下廷尉复按虚实,行其赏罚。今但任尚书,或复敕用,如是三公得免选举之负;尚书亦复不坐,责赏无归,岂肯空自苦劳乎?夫立言无显过之咎,明镜无见疵之尤,如恶立言以记过,则不当学也;不明镜之见疵,则不当照也。愿陛下详思臣言,不以记过见疵为责,则圣德懋而天下安矣!

汉灵帝刘宏沈迷不醒,怎肯听从?四府三公,又多凭宦官好恶,随势进退,还有什么公是公非?

自从太尉段颎,与司徒刘合,相继遭到诛死,后任为刘宽和杨赐,两人皆负重望,足谐舆论;惟司空张济,趋奉权阉,赃私狼籍。哪知刘宽与杨赐任职年余,并皆罢去,独张济居位如故,另用许馘为太尉,陈耽为司徒。

许馘品行贪婪卑鄙,不亚于张济;惟陈耽尚有清正廉洁操行,不久被朝廷免职,再起袁隗为司徒,三公并系阉人党羽,浊乱可知。

汉灵帝时,有印度沙门竺佛朗也来到洛阳,弘扬佛教,一部与中国文化调和的名着《牟子理惑论》面世。

那时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已经有相当久的时期了,在宫廷内和社会上都有一些信徒。他们虽然主要奉行祭祀,祈求福德,但是也有切实修行的要求。当时的西域僧人安世高就为他们译出有关止观法门的种种经论。西域僧人安世高的翻译工作大概到汉灵帝建宁年间(170年左右)为止。随后,他游历了江南豫章、浔阳、会稽等地,后来各地就流传有关他的神奇故事。(西域僧人安世高的详细来历见前文第577章)

天变人异,历年不绝,日食星孛,河决山崩,最奇怪的是洛阳有一个女子,生下一个婴儿,两头四臂,似人非人,为此种种妖异,遂引出无数妖人来了。

当时钜鹿郡有张氏弟兄三人,长兄名角,次弟名宝,又次弟名梁。

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到一位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呼唤张角来到一个山洞中,以自己三卷药方书籍传授给张角,道:“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

张角拜问老人姓名。老人回答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毕,化阵清风而去。此老者乃是东华帝君王玄甫变化之身,以应历史变化。张角得此宝书,日夜练习。

张角不久误入左道,学了一些旁门左道的术法,自号自己得神仙传授法术,以此诱惑愚弄百姓,设坛讲授,所谈一切,无非只是假托黄老之道,以伪乱真。

中平元年正月内,当时民间流行大瘟疫,黎民百姓十病九危,张角以太平要术里面的几个医疫古方,剉合成药,用水煎汁,倾入瓶内,为人治病,病人踵门求药,他便将药水取出,然后假意烧符持咒,令病人跪拜坛前,然后给药与饮,也是一些人命不该死,饮下药水,果然得病退身安,于是奉张角为神,辗转称扬;每日来到张角处求医的,多约百余人,少亦数十。

张角复自称为太平道人,另外派遣门徒周游四方,转相诱惑,大约过了十多年,凡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人民百姓,无不知有张大贤良师,交相倾慕,甚且弃卖财产,争相赴往到张角门下,奔波跋涉,虽死不辞。因此十余年间,张角徒众多至数十万名,郡县未识张角意,反而称誉张角善道教化,为民所归。

独司徒杨赐引为深忧,曾经与掾吏刘陶相语道:“张角等诳惑百姓,必为后患,现今势已蔓延,若即令州郡捕讨,恐反激成速变。我意欲饬刺史二千石,简别流人,各使归籍,待至邪党散去,贼目自孤,那时派吏往捕,不劳可获!卿以为此法善否?”

果行是言,何至骚扰八方?刘陶应声道:“这正如孙子所云:“不战屈人,”怎得谓非善策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济公传奇》,方便以后阅读济公传奇第584章 黄巾作乱,毁营奏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济公传奇第584章 黄巾作乱,毁营奏功并对济公传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