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害元舅杀宦迎帝

作品:济公传奇|作者:王钟亭|分类:仙侠|更新:2025-08-25 19:48:55|字数:13756字

俄顷便已天明,卢植先起,面见报告少帝刘辩,愿赴召公卿,来此迎驾,汉少帝刘辩当然依议,卢植即而告辞离去。闵贡以驿舍不便久留,也即动身,驿舍中只有两马,一马请少帝独坐,闵贡与陈留王刘协共坐一马,离开舍往南而驰;方有朝中公卿,陆续趋到,扈驾同去。

经过北邙山下,忽然看见旌旗蔽日,尘土冲天,有一大队人马到来,截住途中,百官统皆失色,少帝刘辩更觉惊慌,吓得涕泪交流,不知所措,犹如惊弓之鸟。

嗣见旌旗开处,突然走出一员大将,眉粗眼大,腰壮体肥,穿着满身甲胄,径至驾前,群臣惊顾,并非别人,乃是前将军董卓,稍稍放心。

慢着。董卓本在夕阳亭候命,经袁绍伪造诏书敦促,因而引兵再进,至显阳苑,望见京都之中有火光突起,料有急变,便夤夜趱程,奔驰抵达都城西偏,天已破晓,探悉公卿前去迎驾,因亦移兵北向,往迓少帝;可巧在北邙山前相遇,就跃马进谒。陈留王刘协看见少帝面有惧色,传诏止卓,当由侍臣向前,高声语卓道:“有诏止兵!”

董卓张目道:“诸公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乘舆摇荡,卓前来迎驾,并非造反,为什么反要禁阻呢?”

侍臣无语可驳,乃引董卓谒见汉少帝。少帝刘辩惊魂未定,好似口吃一般,不能详细言语,还是陈留王刘协从容代为转达,抚慰以外,并略述祸乱原因,自始至终,无一失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董卓向少帝刘辩询问事变经过,刘辩语无伦次,而刘协却能表述清楚,董卓暗暗称奇,知道刘协是董太后抚养长大,号“董侯”,于是自认为与董太后同族,为此心生欢喜,萌生废刘辩、立刘协之意。

董卓面上尚不露声色,即请御驾还宫。先是京师有童谣云:“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邙。”

到了如今是果然应验。及少帝还宫后,即日颁诏,大赦天下,改光熹年号为昭宁,只是传国玺已经失去,查无下落。汉朝已垂危,还要什么传国玺?

骑都尉鲍信,之前奉何进差遣,从泰山募兵还都;既而看见时局大变,于是就前往报告袁绍,道:“董卓拥兵入都,必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可乘他新至疲劳,乘隙捕诛,除去此獠,国家方有宁日呢!”

袁绍忌惮董卓多兵,且因国家新定,未敢遽发,免不得语下沈吟,鲍信长叹数声,拱手告退,仍引还所招新兵,弃官归里。有诗咏鲍信道:

良谋不用便还乡,智士见机幸免殃;

若使后来常匿采,沙场未必致身亡。

鲍信战死兖州,事见后文。

袁绍不敢诛卓,卓遂肆行无忌,欲逞异图。究竟卓如何横行,待至下回再表。

何进谋诛宦官,反而为其所害,其事与之前的窦武相同,而事情行迹很少有不同。窦武之失,在于轻视宦官;何进之失,则又在于过于重视宦官。轻视宦官,所以有面临事况而出失误的疏忽,为人所制而不察觉;重视宦官,故有驰檄召兵之误,被人暗算而没有加于提防,主要就是皆才略不足,优柔寡断之所导致。且与窦武同谋者为陈蕃。陈蕃以文臣而致败,败在迂腐拘束;与何进同谋者为袁绍,袁绍以武臣而导致失败,败在粗豪。然陈蕃死而袁绍不死,卒得歼灭阉竖二千人,这是由于若辈恶贯已盈,必尽歼乃可以彰天罚,天始假手袁绍等,使之屠戮,非真视陈蕃为少优也。况引狼入室,袁绍实为主谋,鲍信进诛董卓之方,犹不失为中计,而袁绍又不能信从;

袁绍不是特意害死何进,并且覆汉,其罪亦弥甚矣!若太后、少帝及陈留王,被宦官劫持,几乎濒临于死,妇人小子,知识愚蒙,任人拨弄,也是见怪不怪。

喜欢济公传奇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济公传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济公传奇》,方便以后阅读济公传奇第590章 害元舅杀宦迎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济公传奇第590章 害元舅杀宦迎帝并对济公传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