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刘备接得荆州的来书,即与诸葛亮商议行止,诸葛亮答说道:“想是因黄祖败死,故请将军,往议抵御东吴,将军不妨前去,亮愿随行。”
刘备闻言甚喜,便偕诸葛亮出城,一同来到荆州。欲知黄祖败死情形,还须从源至委,补叙一番。先是孙权继承先业,安踞江东。
曹操恐孙权强盛,责令遣子入侍,为抵质计。孙权与张昭等人会议,犹豫未决,独周瑜进入内室禀告吴太夫人,极言送子为质非是计策,吴太夫人于是嘱咐孙权道:“公瑾与伯符同年,相差只有一月,我视公瑾如子,汝当事公瑾如兄,不得违议!”慧眼识人。
孙权唯唯受教,遂不应允曹操命令。惟孙权弟孙翊,出任丹阳太守,好酒渔色,未洽众心;督将妫览,郡丞戴员,曾为孙翊所责,暗中心怀不平,秘密与孙翊的亲吏边鸿结为心腹,存有害孙翊之意。
可巧孙权为父报仇,出发攻打黄祖,妫览和戴员两人趁势发作,嘱咐边鸿前去行刺。
适丹阳属县令长,来到郡县饮宴。孙翊认为长吏来了很久,仍然大请宾客。平时孙翊出入时都会持刀,当时因有醉意,所以空手送客,边鸿于是从后斩杀孙翊,当时郡中所有人都很忙碌,无人去救孙翊。
孙翊妻徐氏,秀外慧中,颇善占卜数理,曾卜得一卦,爻象大凶,劝孙翊不宜会客,孙翊不听妻言终遭奇祸;徐氏抚丈夫尸体大哭,并饬令将佐等人速拿凶手。妫览和戴员,便将边鸿拿住,不待问讯,当即处斩。
览遂入居军府中,强取徐翊家的姬妾,及左右侍御;并因徐氏姿色可人,亦思占为己妾。徐氏明里为许诺,但言须俟至晦日,设祭除服,方可成婚;暗中却召入旧将孙高傅婴,授与密计。到了晦日,设祭堂上,尽哀易服,沐浴熏香,浓装艳裹,好像另做新人模样,且暗中派侍婢出室邀请妫览;妫览喜如所望,也即盛服进去,徐氏从容迎入,待妫览坐定,一声暗号,突然冲出孙高两将,双刃并举,剁落了妫览首级;一面伪传妫览命令,邀请戴员入宴,也即处死。
徐氏再着丧服,持得两贼首级,前往祭拜孙翊之墓,军士方共称为智妇。实是烈妇。
孙权在椒邱闻报,急忙返回丹阳,看见二贼已经授首,索性尽诛逆党,擢孙高两人为牙门将,令守丹阳;接归徐氏,及孤儿孙松,厚加抚养,保全节孝。
独孙权母吴太夫人,悼思儿子孙翊死于非命,积哀成疾,奄忽一两年,终至不起,弥留时召见张昭等人,托付后事,悠然而逝。
孙权依礼丧葬,守制逾年,复议前往讨伐黄祖。还有少年都尉凌统,因父凌操从征江夏,为黄祖的部将甘宁射死,志在复仇,自请冲锋效力;孙权即亲督军马,克期出发。
适由都尉吕蒙,引一降将进见,问及姓名,就是凌统的仇人甘宁,表字兴霸,他本是巴郡临江人,“少有气力,好游侠”。但他不务正业,他常聚合一伙轻薄少年,自任首领。他们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四处游来荡去。当时,百姓一听铃响,便知是甘宁这帮人到了。时人以“锦帆贼”称呼他们。
甘宁在巴郡之中,轻侠杀人,藏舍亡命,大有名声。他一出一入,威风炫赫。步行则陈列车骑,水行则连接轻舟。侍从之人,披服锦绣,走到哪里,哪里光彩斐然。停留时,常用锦绣维系舟船,离开时,又要割断抛弃,以显示其富有奢侈。
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员或那些跟他相与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甘宁便倾心相交,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如果礼节不隆,甘宁便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甚至贼害官长吏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二十多岁。
后来,甘宁不再攻掠别人。他读了一些书,钻研诸子百家之说,想有所作为,便进入仕途,从计掾开始,逐渐升迁成为蜀地的郡丞(秩六百石官)。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病亡,其子刘璋掌权益州。在刘阖的策反下,甘宁与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但被赵韪击败。甘宁便率领八百多人,去荆州依附刘表,留驻南阳(南阳是甘宁的祖籍)。
刘表是东汉末年颇有名气的“八俊”之一,时为荆州刺史。但正如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分析刘表终不能守住荆州一样,甘宁也发现刘表不习军事,在当时天下不宁、群雄纷争的形势下,终将无成。这时,他听说孙权在江东“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便决定前去投靠效命。
甘宁路经夏口(今湖北武汉),部队不得过,只好暂且依靠江夏太守黄祖。
甘宁被黄祖留住军中,一再立功,不见重赏,黄祖部下军将苏飞,替宁保举,反为黄祖所呵斥,苏飞于是更为设法,调甘宁为鄂县长,使他自图去就,甘宁始得脱身入吴。因恐前时射杀吴将,求荣反辱,故先去面见吕蒙,探问凶吉,吕蒙一力担承,决无他害,于是引甘宁去见孙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