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纪等本无军士,只带了家仆数百名,东冲西突,哪里敌得过严匡?金祎和吉本,相继战死,耿纪和韦晃被擒,枭首市曹;诸家老小,尽坐诛夷,严匡与王必于是联名报告曹操。
曹操心虽感慰,总尚不能无忧;嗣复得知王必病死,更加系念,于是拟班师退去。但从此弃掉汉中,心又不甘,因复欲与刘备大战一场,才定行止,当下使人约战,夹水列阵。
刘备用法正计议,使黄忠和赵云等,偷偷渡过上流,绕出曹军的旁面,冲击过去,一面用舟渡兵直攻曹操军阵。
曹操只顾前面,不防两旁有敌军杀入,只得分兵对敌,自己徐徐引退,刘备得安渡汉水,进逼曹操军队。
曹操再整军出战,刘备遣养子刘封出马,向前突阵,曹操即令徐晃截住厮杀,且扬鞭指语道:“卖履儿惯使假子冲锋,若叫我黄须儿来,看汝假子能相敌否?”语尚未毕,刘封已退去。
曹操正思麾兵追击,忽然听闻刘备营中金鼓齐鸣,又未便轻进,因而使人前往召黄须儿。黄须儿乃是曹操之子曹彰,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惟颏下生须如铁,胡须颜色却纯黄,故呼为黄须儿。
及黄须儿曹彰奉命西来,曹操已退入长安了。原来曹操因屡战无功,退至斜谷时,当晚餐庖人呈入鸡汤,由曹操且食且饮,适由帐下弁目,入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说出鸡肋两字,弁目不敢细问,便传令出去,将士不知所谓。
独独主簿杨修,连夜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旁人惊问何因,杨修答说道:“鸡肋两字,寓有深意,弃之不甘,食之无味,据此看来,是必归无疑了!”
将士等听到此言,便也各整归装。事为曹操所闻,查诘大众,俱言由杨修所教,曹操忌惮杨修益甚。但看众情已有退志,料难再战,不若弃去汉中,即日旋师,于是拔寨齐起,退还长安。途中与曹彰相遇,嘱令同回,黄须儿难违父命,也即折还。
刘备遂得据有汉中。并得降将王平,乃是曹操麾下的署理校尉,素知汉中地理,遂引刘备将刘封和孟达,攻破房陵,再进略上庸,收降太守申耽,汉中大定,群僚遂上表请刘备为汉中王。
刘备再三推辞,嗣经群臣固请,方才勉强答允,即于建安二十三年七月,在淝阳筑设坛场,陈兵列众,由群佐拥戴刘备登坛,刘备头戴王冠,身披王服,佩王玺绶,受群下谒贺。礼成以后,立夫人吴氏为王后,子刘禅为王太子,进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
此外文武百僚,俱进位有差,留镇远将军魏延,留守汉中,兼领汉中太守,自引大军,还治成都。军师诸葛亮,当然出迎,刘备握手道故,具极欢洽。(据《亮列传》中,诸葛亮并未随攻汉中,故本章节从正史,不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诸葛亮劝刘备表奏汉献帝,缴还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刘备自然照行。诸葛亮复进言道:“黄忠名望,与关马不同,从前马超来降,云长尚欲与较优劣,今使忠与彼同列,彼必不服,宜从斟酌。”
刘备笑答道: “我自能向彼解说,军师勿忧。”
先是关羽曾与诸葛亮书,谓马超人才,可比何人,诸葛亮尝答书道:“孟起马超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也不愧为一时人杰;但却是黥英布。彭越。流亚,只可与翼德等并驾齐驱,尚未能及髯公的绝伦超群呢。”
关羽素美须髯,故诸葛亮称为髯公。自关羽得此书后,始无异言,至是由司马费诗,奉使荆州,授关羽印绶;关羽见了费诗,问及他将爵位,知黄忠得授职后将军,与己并肩,不由的愤愤道:“大丈夫岂可与老兵同列?请君将印绶赍还。”
这是云长傲气。司马费诗从容道:“君侯也太固执了。从前萧曹与高祖并起,最为亲旧,及韩信亡命后至,却擢为统帅,嗣且封王爵,位出萧曹上,萧曹并不以为嫌,今汉中王与君侯,譬犹一体,休戚相关,不过按功行赏,宜擢黄忠,并无他意,君侯当体王苦衷,不宜以名位高下,爵禄多少,心存芥蒂呢。”
关羽闻言感悟,因即受命,且愿乘势攻取襄樊,面托费诗归报。刘备壮羽忠奋,准如所请,关羽乃部署人马,慷慨誓师,使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屯公安,责令输粮济师,不得有违;当下自督将士,前往攻打樊城。
樊城为曹操将曹仁所守,探得关羽兵至,即飞书传报曹操,请即济师。
曹操遣于禁为统将,庞德为先锋,带领七队人马,星夜援助樊城。既而来到樊城,与曹仁相见,曹仁令于禁等屯兵樊北,作为声援。及关羽士兵进迫城下,内有曹仁守住,外有于禁庞德等接应,关羽急切不能取胜,也觉愁烦;可巧秋凉水涨,霖雨连宵,汉江一带,两岸泛滥,关羽登高了望水势,默有所会,计上心来,便令部兵筹备舟筏,暗遣儿子关平往堵江口,灌决樊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