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后又令李肇通报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让他联合各藩王军队讨伐杨骏。
司马亮说:“杨骏的凶暴行为,会使他很快灭亡,不值得忧虑。”李肇又通报楚王司马玮,司马玮同意这个计划,于是请求入朝。杨骏平素就怕司马玮,早就想把他召回朝中,以预防他搞变乱,因而听任司马玮入朝。
元康元年(291年),司马玮到京城以后,孟观、李肇就上奏晋惠帝司马衷,让他夜间下诏书,宫内外戒严,派使者奉诏书废黜杨骏,让他保留侯爵回府第。东安公司马繇率领殿中卫士四百人讨伐杨骏。段广跪在地上为杨骏求情说:“杨骏受过先帝厚恩,尽心辅政。而且是个无儿子的孤老头儿,岂有谋反之理?望陛下详察。”惠帝没有回答。当时杨骏住在曹爽的故府,在武库以南,听到宫中有变,召集众官商议对策。
太傅主簿朱振劝杨骏说:“现在宫中有变,目的可想而知,必是宦官们为贾后设计谋,将不利于公。应放火烧了云龙门向他们示威,让他们交出制造事端的首恶分子,打开万春门,引出东宫及外营兵为援,公亲自带着皇太子,入宫索取奸人,殿中将会震惊,必然斩杀奸人送出首级,这样才能免于遭难。”杨骏平素就怯弱,此时犹豫不决,却说:“云龙门是魏明帝建造的大工程,怎能一下子烧掉呢!”侍中傅祗夜里告诉杨骏,请他与武茂一起进入云龙门,以观察宫中事态。傅祗又对群僚们说:“宫中不能无人照料。”起身揖拜而去,于是群僚们都走开了。
接着殿中兵出来,烧了杨骏府邸,又令弓弩手上到阁楼上向杨骏府中射箭,杨骏的卫兵都不能出来。杨骏逃到马棚里,被士兵用戟杀死。孟观等受了贾后的密令,诛杀杨骏的亲戚党羽,于是杨珧、杨济、张劭、李斌、段广、武茂、散骑常侍杨邈、中书令蒋俊、东夷校尉文鸯都被诛灭三族,被杀的达数千人。贾后又令李肇焚烧杨骏家中的书信文件,不愿意让天下人知道晋武帝给杨骏的顾 命诏书。杨骏被杀后,没有人敢收尸,只有太傅舍人巴西人阎纂安葬了他。
杨骏被杀,晋惠帝司马衷下诏书说:“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体察圣道中和纯正,通晓政理,应当把辅佐的业绩在本朝显现出来,《周南》、《召南》两种国风流芳于中国,要凭借远大的谋略,来褒扬王化。任命司马亮为太宰、录尚书事,入朝不必趋行,并可佩剑穿鞋上殿,增加隶属十人,供给一千士兵一百骑士,与太保卫瓘分掌朝政。”
司马亮议论奖赏诛戮杨骏之功的过失差错,想以此博取众人欢心,因此大失众人所望。
同年(291年),司马玮受皇后贾南风之旨,诬告司马亮与卫瓘有废太子的图谋,假托诏令派长史公孙宏与积弩将军李肇用军队在夜间把他包围起来。帐下督李龙告诉他说外面有事变,请求抵御,司马亮不听从。
一会儿楚王司马玮的军队登墙呼叫,司马亮吃惊地说:“我对朝廷没有二心,为何到这个地步?如果有诏书,可以给我看一下吗?”公孙宏等不同意,督促士兵进攻。
长史刘准对司马亮说:“看此情形一定是奸人的计谋,你府中的俊杰之士如林,尚且可以尽力抵抗。”
司马亮又不同意,于是被李肇捉住,司马亮叹息道:“我的忠心可以剖开来遍示天下,你们为什么如此无道,枉杀无罪之人呢?”
当时天气十分炎热,士兵让司马亮坐在车下,时人可怜他,替他打扇子。将到中午,没有人敢杀。
司马玮就下命令说:“能够杀司马亮的人,赏他一千匹布。”
于是司马亮被乱兵所杀,他的尸体被扔在北门的墙壁下,头发耳朵鼻子都被毁坏。不久,司马玮被诛杀,朝廷追赠恢复司马亮的爵位,供给他东园的温明祭器和棺材,朝服一袭,钱三百万,布绢三百匹,丧葬之礼如同过去的安平献王司马孚一样,庙内陈设钟磬之乐。
元康二年(292年)四月,在杨骏死后,被诛灭三族,导致株连而死的共有数千人之多。晋惠帝司马衷下诏使后军将军荀悝将太后杨芷送往永宁宫,特赦免太后杨芷的母亲高都君庞氏不死,准许与太后杨芷住在一起。
皇后贾南风唆使大臣有司向司马衷上奏说:“皇太后暗地施展奸谋,企图颠覆社稷,箭射帛书,邀集将士,同恶相济,自绝于天,鲁庄公与母亲文姜断绝亲族关系,是《春秋》所赞许的,意在人君应顺承祖宗大业,向天下人表示至公无私。陛下虽有难以遏止的情感,但臣下不能从命,可召集王公们在朝堂议论。”
晋惠帝司马衷下诏说:“这是大事,查清楚再说。”
有司又上奏说:“杨骏凭借外戚资历,居冢宰重任,陛下居丧期间,委以大权,以致图谋篡逆,安插党羽。皇太后与杨骏唇齿相依,协同叛逆,阴谋暴露以后,又抗拒诏命,拥兵恃众,使宫中血刃,而太后又射帛书邀集将士,奖励凶党,上有负于祖宗之灵,下使亿万百姓绝望。昔日文姜参与谋乱,《春秋》加以贬斥;吕雉宗族叛乱,吕后宗庙降位,应该废皇太后为峻阳庶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