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越忧惧不已,在光兴二年(311年)三月病死于项。司马越死后,众人推举太尉王衍为主帅,率兵东下,要将司马越的灵柩送还东海。石勒知道后,率领轻骑从许昌出兵追赶。
四月,石勒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追上晋军。王衍派将军钱端迎战石勒,被石勒击败,钱端战死。晋军大败,石勒分兵包围并猛射晋军,晋军尸体堆积如山,王公士庶兵卒十余万人,无一幸免。王衍以及襄阳王司马范、任城王司马济、西河王司马喜、梁王司马禧、齐王司马超、吏部尚书刘望、豫州刺史刘乔、太傅长史庾顗等人均被生擒。
石勒让他们坐在帷幕下,问他们晋朝过去的事情。王衍、司马济等人害怕被杀死,纷纷抢着陈说,只有司马范神色俨然,神态自若,他回过头来斥责王衍、司马济说:“今天的事,有什么必要再这样纷纷陈说。”石勒对他感到十分惊奇。于是,石勒将诸王公卿士押到帐外杀害了,杀死的人很多。石勒看重王衍的清辩,惊奇司马范的神态,不忍用兵器杀害,于是,让人在夜晚推墙将他们压死。石勒同时斥责司马越是扰乱天下者,劈其棺而焚其尸。
左卫将军何伦、右卫将军李恽得到司马越死去的消息后,护送司马越的妃子裴氏和世子司马毗从洛阳逃走。石勒在洧仓迎战司马毗,晋军又大溃,石勒擒杀司马毗以及诸王公卿士。接着,石勒趁势率精锐骑兵三万,进入成皋关,会合刘曜、王弥进攻守卫空虚的洛阳。光兴二年(311年)六月,洛阳被攻陷,晋怀帝被俘。事后,石勒归功于王弥、刘曜,自己却回驻在许昌。前赵第三位君主刘聪任命石勒为征东将军,石勒坚决不受。
平阳人李洪有兵众数千,在舞阳建壁垒驻守,苟曦暂任李洪为雍州刺史。石勒进攻谷阳,杀死冠军将军王兹,在阳夏攻破并活捉王赞,任命王赞为从事中郎。又在蒙城击破并活捉大将军苟曦,任命他为左司马。刘聪授予石勒征东大将军、幽州牧,石勒坚决不接受将军的封号。
王弥与石勒,表面上亲近而内心里互相猜忌,刘暾劝王弥征召曹嶷的军队来谋取石勒。王弥就写信,让刘暾去召集曹嶷,并且邀请石勒一起到青州。刘暾到东阿时,被石勒部下游骑抓获,石勒秘密杀掉刘暾,准备密谋消灭王弥。正巧王弥的部将徐邈私自率领部下离开王弥,王弥的势力渐渐削弱。等到石勒抓获苟曦,王弥更加憎恨石勒,于是,派使者假装用谦卑的话对石勒说:“您抓住苟曦而赦免了他,真是显示神威!如果让苟曦为您的左司马,我为您的右司马,天下就不难平定。”
石勒看出这是骄兵之计,对张宾说:“王弥地位高,而言辞谦卑,恐怕他想为我效犬马之劳。”
张宾说:“我看王弥有雄据青州之心。家乡,本来就是人心所向往的地方,您难道就不思念并州吗?王弥之所以迟迟未发难,是因为担心您在背后牵制他,他早有规劝您的想法,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罢了。现在若是不收拾他,恐怕曹嶷到后,成为他的羽翼,以后虽然后悔,也来不及了。徐邈已经离去,王弥的军势稍有削弱,但看他统治的愿望还很强,可以通过引诱而消灭他。”石勒认为说得对。
石勒与乞活帅陈午在蓬关相互攻击,王弥也与刘瑞对峙,形势很危急。王弥向石勒求援,石勒未答应。
张宾进言道:“明公常常担心没有杀王弥的机会,现在天赐给了我们一个大好的机会。陈午是个小人,怎能成为大敌?王弥是人中豪杰,将成为我们的祸害。”
石勒于是回师攻击并斩杀了刘瑞。王弥大喜,以为石勒是真心推举,帮助他,不再怀疑石勒。石勒率军在肥泽攻击陈午,陈午的司马上党人李头劝石勒说:“您是天生的神武,应当平定四海,四海的百姓都仰慕您,希望您拯救他们于困苦之中。有与您争夺天下的,您不早早地去除掉他,而返回攻击我们这些流人。我们都是乡党小人,最后都将拥戴您,现在您何必逼迫得这样急切呢?”
石勒认为讲得有道理,次日早晨率军退去。石勒假称请王弥在已吾会宴,王弥的长史张嵩劝王弥不要去赴宴,恐怕有专诸、孙峻之类的祸乱,王弥不听。
王弥入席,饮酒至畅快时,石勒亲自斩杀王弥,并吞并他的兵众。这样,石勒就除掉了他逐鹿中原时的一大对手。
事后,他上报前赵皇帝刘聪,陈述王弥叛逆的情状。前赵第三位皇帝刘聪开始时大怒,曾遣使责问,但又无力驾驭石勒,只得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都督并、幽二州诸军事、领并州刺史,持节、征讨都督、校尉、开府、幽州牧、公未变。
此后的石勒,在名义上仍为刘氏之臣,实际上已在独立行动了。
石勒担心苟曦、王赞叛逃,于是以二人密谋反叛为名,将他们杀死。
当初石勒乃是山贼行当出身,后来觉得当此为业没有出息,于是伙同其他 十八个山贼投奔了当时称帝的刘渊。石勒因为出色的军事才能被提拔成为了大将军,而他的山贼兄弟们称之为十八骑。石勒在刘渊死后,既又杀王弥后,在光兴二年(311年)十月任命将军左伏肃为前锋都尉,继续向南攻打豫州诸郡,至长江而还,驻扎在葛陂(今河南新蔡县北),收降一些归附之人,安排将军二千石以下的官员,让他们缴纳义谷,供给士兵们食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