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他不再犹豫,手中微微发力,长剑便轻易穿透她的手掌,深深刺入胸口。成贵妃猛地一滞,身子缓缓顺着剑刃滑落,瘫倒在地,口中鲜血汩汩流出。
猛地拔出长剑,剑锋寒光一闪,随后便随手将剑掷于一旁。他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未施舍给气息微弱的成贵妃,自然也没有看到成贵妃渐渐阖上的双目中,闪过的算计与得意。
叶云舟冷眸扫过殿内,见大局已定,只抬手一挥。无需他多言,众禁卫军心领神会,当即留下一队人马处理后续事宜,他则率人离开。成贵妃在宫中经营多年,身居高位,势力盘根错节,此次牵连的爪牙众多。为绝后患,他必须在消息彻底传开之前,将这些余党一一铲除。
………
元贞帝授予叶云舟临时调遣禁卫军的手令,即便有精锐禁军全力相助,直至午时,他才将成贵妃在宫中的明面势力几乎尽数拔除。至于暗地里,宫中宫女太监数以千计,若无确凿实证,叶云舟不愿无端伤及性命,便将后续事宜悉数托付给禁卫军首领,命其严密留意,彻查细究。
待一切安排妥当后,叶云舟即刻返回太极殿复命。踏入殿中,只见元贞帝正伏于案桌前,批阅着近日堆积如山的奏折。帝王面上虽维持着一如既往的镇定神色,可细瞧之下,那眼底藏不住的苍凉与憔悴却似蛛丝般蔓延。
此前元贞帝病重卧床,因是早已洞悉儿子们的算计。为免打草惊蛇,他暗中伙同叶云舟方太医等人设下此局。如今局势虽已平定,可两个儿子的背叛如利刃剜心,令他身心俱疲。但身为大周国主,他怎会因一己私痛而置黎民百姓于不顾?即便苏公公再三劝阻,元贞帝仍强撑病体,坚持伏案处理政务 。
元贞帝仿若未觉叶云舟踏入殿内,依旧垂首专注于案牍之上。叶云舟趋步近前,垂眸敛目,静立于一侧。
苏公公候在一旁良久,见陛下专注奏折,竟似全然忘了叶云舟还候着,只当他批阅太过入神。他轻手轻脚上前,撤下案上凉透的茶盏,换上热气腾腾的新茶,壮着胆子低声劝道:“陛下,您且饮口热茶润润喉。您龙体尚未痊愈,又这般操劳,奴才们瞧着着实揪心呐。”
元贞帝终于抬眸,目光如鹰隼般瞥了苏公公一眼,随手将奏折掷于一旁,接过热茶轻抿一口,惬意地眯起双眼:“年纪大了,就爱喝些热乎的。”
待杯中茶一饮而尽,他将茶盏递给苏公公,这才看向静立一旁的叶云舟,“事情办得如何了?”
叶云舟微抬眼眸,却未直视元贞帝,沉声道:“禀陛下,成氏已伏法,臣率禁卫军于宫中彻查,凡与她有关联者,皆已收押。”
“很好。”元贞帝状似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这几日辛苦你了。”
叶云舟岂敢受元贞帝此话?忙拱手行礼,神色恭敬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为陛下分忧乃臣分内之事,不敢言辛苦。”
叶云舟行礼时并未看到,元贞帝面上的复杂之色更浓。元贞帝凝视着他,几十息后才缓缓开口:“太医言,朕时日无多。如今周氏子嗣稀少,依你之见,待朕龙御归天之后,谁能守住这周氏江山?”
叶云舟再次微微一怔,他岂会听不出元贞帝话语中毫不掩饰的试探之意。心中暗自轻叹一声,却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仔细斟酌着言辞,生怕稍有不慎便引起帝王猜忌。“陛下,您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上天庇佑,定能福寿安康,千秋万代。我大周江山稳固,几位皇子虽尚年幼,却颇具陛下当年之风采,假以时日,必能使大周繁荣昌盛,千秋万代。”
元贞帝仔细观察着他的神色,见他眉头微拧,可语气却无比真挚,似是真心如此认为。沉默片刻,元贞帝缓缓开口:“你也说了,皇子尚幼。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怕是等不到他们长大成人了。到那时,满朝众臣又会如何?”
他语带自嘲,“别说什么千秋万代,照此下去,我大周——怕是百年之内必亡!”
元贞帝这番话言辞太过沉重,全无半点顾忌,仿佛这等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在他口中不过是寻常家事般随意。
叶云舟越听,心中越是一紧。虽说陛下平日里对自己颇为看重,可也从未到如此程度。今日陛下这般言语和姿态,显然是心中早有盘算,而且这盘算多半与自己脱不了干系。
元贞帝说罢,见叶云舟垂眸,默不作声。他本就没指望叶云舟能对此发表什么看法,便收回目光,站起身来,踱步到殿中鸟笼旁逗弄鸟儿。
这鸟儿是前不久外邦进贡的,羽毛绚丽多彩。元贞帝见过不少奇珍异宝,本不会觉得它稀罕。可这鸟偏偏会学说人话,平日里又有宫人尽心照料,倒也不费事,因此元贞帝闲暇时便爱逗它取乐。然而自昨夜变故发生后,这鸟像是被吓破了胆子,直到今日都紧紧缩在角落里,一声不吭。哪怕面对往日百般讨好的“衣食父母”伸手喂食,它也惊恐万分,不敢靠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