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修仪是清高,看不上其他后妃,同样也不太看得上不受宠的六皇子。
谁叫六皇子的亲娘是那么个身份,还一出生就被抱养在王府前院。
直到入了宫,也不见谁提起过六皇子。
这六皇子就活的跟个隐形人似的。
慧修仪担心自个女儿,惊着六皇子也不太在意,娴昭媛是个好性子,看不过眼就说了几句。
偏娴昭媛是个嘴笨的,遇上同样嘴笨但多几分清高刻薄的,霎时就不是对手。
陆美人:“这原本是件小事,也没多少人知道。”
“可妾身那日隔得远远的,隐约看见林子顶端闪过黄色黄罗伞的影子,当时只以为自己眼花了,可事后想想,只怕皇上当时也在。”
也是陆美人爱窜,整个皇宫走过不少地方,才让她撞到这么多热闹事。
陆美人说这件事,只是想说皇帝还是偏心谢润的。
可谢润却听出些不一样来。
皇帝重子嗣,以他的性子,不太可能就站在一旁看戏,不顾三公主和六皇子。
回到自个宫里,谢润就让人去打听六皇子和娴昭媛的事情。
“前些时候,个个都望着吴宝林肚子里的那个孩子,都想着生出来就抱在自己身边养着。”
“后来丽贤妃没了,恭充仪降位,再没人敢闹腾,只把自己心里的主意藏了起来,暗戳戳的使力。”
谢润一听,心里就有些数了。
“你的意思是,娴昭媛不想争吴宝林肚子里的那个,改成想要六皇子了?”
仔细一想,娴昭媛的谋算也不是没有道理。
“六皇子还是不记事的年纪,谁待他好,他自然和谁亲近。”谢润:“且他亲娘是难产没的,怎么也和娴昭媛扯不上关系。若是认真养着,那就是一辈子的母子。”
“吴宝林那一胎……孩子就算给其他人养着,可是亲娘还活着,未必能养的亲。就算养亲了,以后生恩和养恩在中间纠缠,还有的牵扯。”
这么一看,娴昭媛这个抉择,还颇为明智。
“如今,只看皇上愿不愿意了。”
白天请安闹了一茬,谢润晚间去散步,看到的人都少了许多。
估摸着是都怕招惹她,特意避开她。
她散步回去,就看到昭和宫的正院里摆着一面喜鹊登枝的屏风。
谢润问淡桃:“这是咱们的屏风吗?”
“本宫怎么不记得皇上有赏赐过这样一面屏风?”
她宫里的珍贵物品,都是皇帝赏赐的。
留守在宫里的月牙儿给谢润行礼报喜,“娘娘,这是皇上才赏的。”
“皇上说昭和宫正殿的屏风是旧物件了,摆着有几分老气,便赏赐了一面喜鹊登枝的屏风。”
谢润看着这屏风,心想屏风是新的,但这图案不还是一样老气?
不过皇帝送了新东西,她接着就行。
又听道:“听说皇上这次得了四块屏风,除了太后皇后,就娘娘和花昭容宫里有。”
谢润:“皇上隆恩……”
“嗯?朕怎么了?”
谢润沉吟半天没想出夸奖词,身后忽然响起皇帝的声音,人差点被吓了一跳。
一转头,就看见皇帝抱着陶陶,凤眸噙着点点笑意看着她。
谢润瞬间软了语气,温声道:“妾身在想词夸皇上呢。”
皇帝:“想出来了吗?”
谢润:“……”
陶陶笑呵呵的拍着手,对着谢润喊道:“母妃,抱!”
说着,小身子就往谢润那边倾。
他一打岔,谢润倒是逃过一劫,连忙伸手去抱人。
“臭小子,又重了!”
低头悄悄一打量,就对上皇帝似笑非笑的眼神。
谢润讪笑:“皇上带着陶陶去哪了?”
“在隔壁竹林里转了一圈,带这小子玩了会,精力倒是旺盛。”
“可不是?”谢润掰着手指头细数着陶陶一顿要吃的饭食,“人才丁点大,一顿要吃两个包子、一小碗梗米饭、半碟子烤鹅肉、三块甜点并一些小菜。”
“一开始直把许嬷嬷和淡桃看的胆战心惊,生怕他吃撑了,日日都备着消食的果子和茶。”
“不过妾身觉得陶陶自小好动,多吃些也无妨。能吃能动,精神头好,就是最好的事了。”
皇帝今日颇有耐心的听着。
“他吃烤鹅肉?不怕积食?”
“不怕,陶陶什么都能吃。”谢润:“说起来,陶陶当初还没长牙,就日日盯着妾身桌上的菜想吃,奶娘哄都哄不住。”
“如今想来,莫不是馋猫托生?”
谢润抱了一会就抱不住陶陶了,把他放在地上让他自个走。
皇帝看着陶陶白白胖胖的脸,顿了顿:“虽说能吃是福,但若是太胖也不好。”
皇帝想到了他定国公家的独孙。
因是这一辈独苗苗,家中长辈宠溺的厉害,碰了块油皮都要大惊小怪。
不过才五六岁的年纪,养的肥头大耳,看着颇为碍眼。
谢润笑道:“这是自然。陶陶动的多,吃的自然也多。但若不外出,妾身也会让人给他减少饭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