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加油!让东方人看看什么叫做推理!”
“汤姆大师!我是你的忠实粉丝,这次我也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你!”
“我会同时买下这两本书,然后用事实告诉他们,西方NO.1!”
“……”
“什么叫不便评价?意思就是我们抄袭呗?李白的新书还没出来呢?这就上嘴脸了?不怕被打脸是吧?”
“哦吼!活捉一个东方人!”
“兄弟!汤姆大师没有恶意,不要这么敏感,让我们用作品说话。”
“该死!他这个发言哪哪都是恶意!不过你说得对,作品自己会说话,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东方社交媒体微客上,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不速之客,大多数人都还一头雾水:
“这个汤姆是谁?我怎么感觉他在暗戳戳的贬低我们?”
“东西两开花?这么自信吗?”
“不看推理,但有个问题,我们这边真的有抄袭么?”
“抄袭肯定是谈不上,只能说套路大同小异,毕竟推理的内核很简单,无非就是死者、线索、嫌疑人、破案,哪有那么容易就开创新手法,最多也只能说李白的宣传语有些夸大了。”
“李白宣传也没碍着谁吧?哪个出版社做宣传不是往死里吹?倒是这个叫汤姆的,明摆着就是在这蹭热度!还东西两开花,他配么?”
“就是就是!要不是跟李白老师扯上关系,谁知道汤姆是哪根葱啊!”
“汤姆是我们联合王国最出色的推理小说家之一,被誉为【死神】,含义是他最擅长开发各式各样的杀人手法,每次他开发出全新的手法都会引发其他作者争相模仿。”
“楼上外国友人有点眼熟啊?说李白傲慢,井底之蛙的就是你吧?”
“兄弟,是我!不过我说的都是事实,汤姆的杀人手法确实经常被各种致敬,致敬懂吧?”
“行了行了!别在这碰瓷了!反正我没听说过这个汤姆。”
“楼上的别吹了,真当我们华国人不看推理啊?你说的创新就是他为了搞一些杀人噱头,从来不管其中的设计合不合理么?我记得你们国家内部都对汤姆的风格充满争议吧?”
“相信李白老师!虽然他没有在推理界证明过自己,但才华是不会骗人的!”
“我了个去,听你们这么一说,连我这个不看推理的都有兴趣了,我倒要看看最后究竟是谁被打脸!”
“……”
经过网络上的一波舆论发酵,这次的事件也被视作东西方全面开放以来,首次正式的文化碰撞,就连西红柿文学网那边都被惊动了,给何睿打来电话安慰说不用担心,经过他们内部沟通,包括西方评审在内一致认为《罗杰疑案》必胜无疑,而汤姆的新作还是老一套东西,换汤不换药,遇上李白的叙诡,毫无胜算。
对此,何睿自然并无担心,毕竟阿加莎的叙诡一直以来就号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自己开局拿出这个王炸,自然就是不想给竞争者任何机会,现在既然有人主动跳出来,那何睿这回的打脸装逼只能说是顺理成章。
不管外界如何纷纷扰扰,两位东西方作家的小说还是如期上市了,而书商们也很懂,纷纷在店门口竖起两个宣传架,两本新书各占一边,主打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
事实证明他们的策略无比正确。
发售日当天,书店一开门,便有期待已久的读者迫不及待的上门买书,看着门口两侧货架上泾渭分明的两本新书,读者们也是会心一笑。
“我要一本新出的推理小说,李白写的!”
“对对对!《罗杰疑案》,李白的那本!”
“还有一本外国汤姆的啊!额……也买了吧!”
这样的对话在华国各大书店随处可见,得益于李白在微客上的超高人气,又加上这次东西方推理作家对决的噱头,很多原本不关注推理的读者,也加入了这次的狂欢。
而在联合王国,情况则是相反,这里原本便有着浓厚的推理氛围,而面对这次东方作者李白的强势挑战,民众们也是第一时间来到书店支持本国的作者。
不过相同的是,基本上走进书店购买其中一本的读者,在书店的刻意引导下,都会忍不住顺带买上另外一本。
某大型连锁书店门口,特意在这观察销量的某店长此刻也是乐开了花。
看着两侧书架上的书都在肉眼可见的减少,笑嘻嘻的叮嘱一旁的店员记得及时补货,以及着重宣传东西方对决的噱头,劝读者两本都买下。
所以首日统计下来,《罗杰疑案》和汤姆的新书《死亡之谜》可谓是不分伯仲,两者的全球销量都达到了百万。
这个结果自然让汤姆兴奋不已,这次的碰瓷计划可谓是自己的神来之笔,简简单单一波营销,便一下子打开了东方市场,等到读者们彻底领略到西方古典推理的魅力,认清东方小子的无知,那时自己在东方的人气还能更上一层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