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他,不在我。你能控制他就好!”
李宣也是皱眉道:“你...好吧,蔡坤那边,我已说清楚。你只管控制好自己,切莫坏了大事。去吧,安排好琐碎,入夜后随本王拔营!”
莫离虽然抢走了蔡坤的妻子,原则上对他有愧。
但由于是风无影自愿的,所以内心并不会对蔡坤有多大的容忍,只要蔡坤敢对他动手,他必然是会反击的。
莫离又点点头,轻描淡写一个“好”字后,来去如风。
入夜后。
李宣与六麻子带着一支亲卫团,绕过蛮夷先锋军的阵地,绕道往北域关的方向奔去。
莫离随后带领北域军主力撤离前线,紧跟身后。
蛮夷大军虽探查到了李宣等人的动作,但受限于阵营军心已乱,加上铁勒三部的平民猛烈冲击之下,也是无计可施,无法有效阻挡北域军离开。
与此同时。
一支斥候队已经先行出发,前往刺探北域关现状情报之余,也肩负着往西楚传播假消息的职责。
虽然传播假消息一事,已经让蔡坤去办,但好事不怕多,李宣也让手下的亲卫去办。
务必让西楚朝野相信,李宣已经兵败,皇城军全军覆没!
此去北域关有将近六百里的直线距离,大漠的气候瞬息万变,随时都有可能起沙尘暴,路非常难走。
以至于七天后,路程才走了一半。
临时在一处小绿洲中休整。
营帐中,李宣接到斥候传回的密报后,大为惊喜。
对着身旁的莫离,道:“太好了。三日前,皇甫神奇在骆春的阻截与蛮夷人的猛攻下无法固守,已经弃城而逃,中途被我军抓获!骆春生擒皇甫神奇后,发兵进入北域关主城与城中百姓全力夺回城池,现正在城中形成对峙,大打巷战!”
“蛮夷人在北域关那里有三十万兵马,骆春虽只有十万,但胜在有火器加持,暂时可以势均力敌!这时候,我们从后方扑击其中帐,可让入城的蛮夷大军回援,解了城中之急。”
“骆春夺回主城后,便有余力策应我们回去,局势对我们极为有利!”
说着话,他将手中密信递给莫离。
莫离看过之后,也是一喜:“骆春的皇城军若能得到城中百姓支持,与我们前后夹击蛮夷大军,虽人数不占优势,却也不是没有胜算!看来,这回极有可能一劳永逸,平复蛮夷之乱!”
说着话,他也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交给李宣,接道:“本将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留在北域关的亲信送来消息。齐安王已经投靠了九殿下,打开苍山营军寨大门,准许朝廷的物资通过。”
“云峰和元昊正带领四十万游骑兵赶来驰援的路上,不日便可抵达!不论是战是和,蛮夷人都气数将尽!”
李宣兴奋道:“真乃天助我也!”
惊喜之下,竟扭头对身边的六麻子接道:“麻子,速去传达将令,告诉大梁北域军的将士们。都给本王打起精神来,回到北域关便有补给。且战事终结后,我平洲王府对他们有额外赏赐,粮饷加倍!”
“得令!”
六麻子快步离去。
而李宣口中的这句“赏赐”可不是说说而已,他是有能力自掏腰包赏赐大梁将士的。
当年他老爹搬空了整个西楚国库,那些银两此时仍在楚京附近藏着,分出一点犒赏大梁北域军...那是洒洒水的事儿!
重要的是,此时要尽可能的鼓舞北域军的士气。
毕竟,接下来还有一场夺城之战要打。
五天后深夜。
队伍悄然靠近北域关,距离驻守在主城前的蛮夷大军中帐已不足三十里,隐隐已经可以看到他们的营帐轮廓。
而此时的北域关城中烽火连天,似乎仍在持续发生战斗。
李宣与莫离骑着马,并肩在队伍之前,目光眺望。
莫离侧头轻笑道:“终于等到这天了,终究还是得以战止战!我先来?”
李宣微微点头,“好,我跟在你后面,让本王看看莫将军的本事吧!”
莫离哈哈一笑,斗志昂扬的样子,拔出腰间的长剑,高声道:“北域军的将士们,此战即决战,不是敌人死,便是吾等亡,再无选择!可愿与我否?”
“誓死为国而战!”
近十万北域军齐声高呼,震彻天地。
原本北域军有近三十万士兵,此前击退铁勒三部折损了不少,之后又固守绿洲大营颇有损失。
与蔡坤等人分开时,莫离又留下了数万大军策应,如今跟在他身后的仅有十万左右。
而这十万人皆是精锐,乃是大梁的中流砥柱之一。
战力之强,并不比皇甫英雄的三大游骑兵师团弱半分。
莫离大喊道:“好!为了大梁,为了百姓,视死如归!冲锋!”
说完,人已当先策马而去。
身后,数万骑兵如铁甲洪流般紧随其后,直刺蛮夷人中帐。
正所谓一力破万法,无坚不摧。
到了决战之时,靠的就是勇猛与悍不惧死的精神,策略在短兵相接之时已成摆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