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娘亲当年是被楚炫蒙骗,外祖母也瞎了眼,没能及时制止。”看到景春熙紧张的模样,老夫人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自责。
她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透着几分愧疚,又将景春熙重新揽了过去,语气中带着几分哽咽,“外祖母也有错,没能好好护着你娘,才让她受了那么多委屈,才让你们跟着受苦。”
“你娘还没到三十,既然遇到好的,就不应该委屈自己。”景春熙的肩膀被老夫人轻轻拍了拍,老夫人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景春熙的心中泛起了复杂的波澜。
她猛然瞪大眼睛,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这时候还不明白外祖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就太蠢了。
忽然想到胥子泽对她说的那些奇奇怪怪的话,那时候她是怎么回应的来着?那时候她斩钉截铁,还动了怒:“我娘不会再嫁。”她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的坚决,可如今,面对外祖母的话,她的心中却开始动摇。
看到景春熙眼神和脸上的表情不停变化,老夫人的心中满是不忍,她轻轻咬了咬嘴唇,不忍心再说下去。
毕竟京城里见惯的是男子重娶续弦,高门大户被休或是和离的女子大都宅在后院,孤独终老,亦或是被送去宗庙青灯古佛一生。半大的孩子,有几人可以接受忽然出现个继父?
老夫人深知这其中的艰难,她心疼地看着景春熙,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
“你师父那人~~应该~~还不错。”景长江却没注意到老夫人的表情,他微微皱了皱眉,维护的话脱口而出。
以他这些年对景逸的了解,又加上景逸现在的身份。讲实话,他对这个妹夫还是挺满意的,重要的是,人家诚心求娶。他看着景春熙,眼神中带着几分鼓励,希望她能够接受这个现实。
大舅舅的话证实了胥子泽对她规劝的话,更让她想起了胥子泽最后说的那句话,“熙儿要相信外祖父、外祖母的判断。”
景春熙的心中微微一颤,她想起了师父对她的教诲、训斥,那些严厉却又充满关爱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她想起师父把她夹在腋窝里飞檐走壁去冒险的场景,其中的惊险经历让她至今难忘。那种信任和依赖的感觉让她心中充满了温暖。
她还想起师父精心为她挑选并训练可用之人,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师父对她的用心。
师父老是到他们家蹭饭,一起吃饭,帮娘亲解决困难的点点滴滴,还有浦哥儿以师父为榜样,接受他的呵护和关怀,满心满眼都是对他的信任和依赖。这是以前在平阳侯府没有过的,那时候浦哥儿非但对那个渣爹不亲近,看见也是胆怯的,很多时候都往娘亲的身后躲。
以往相处的一幅幅画面在景春熙脑海里快速略过,她的心中渐渐平静下来。
想到那个人是师父,她忽然不胆怯了,心里居然缓缓升起些许的期待。
她都没发现在自己的无意识间,已经悄然弯起了嘴角。
“靖王爷和靖王妃,还有你师父信里都夹带了求娶婚书,还有聘金。”原以为可能会出现在景春熙脸上的阴霾或是过激行为没有出现,他的脸上反而有了一种拨开云雾见太阳的顿悟。这时候,景永城终于敢出声。
他觉得这么好的姻缘是女儿的因果造化,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只要女儿愿意,外孙们也想得通,他们自然不会拒绝。
“熙姐儿如若同意,外祖父得连夜修书,让你带回去。”
终于想通后,景春熙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她忽然觉得,如果那个人是师父,好像还不错。她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美好的生活。
景永诚沉吟片刻,又说,“只是,除非你娘和景逸不再生,不然浦哥儿不能占长子位,你回去跟浦哥儿说,让他自己努力考取功名。”景春熙点了点头,她明白外祖父的意思。他们不能因为师父不在意,就理所当然地去替代靖王府嫡长孙的位置,这无论是对师父还是靖王府,都是不公平的。所以她说:“这个熙儿知道,”
担心外祖父不清楚靖王府里的事,景春熙加了一句,“弘郡王原本也有两个儿子,应该也是那位害的。”她想让外祖父明白,靖王府现在确实还没有嫡孙。
“回头让你娘生,可不能让他绝了后。”老将军这中气十足的话,让他们几个人都咧了嘴,景永诚没想却被老夫人重重打了一掌,“小声点,你不嫌事大是不是?”老夫人虽有责备的意思,眼神中却是同样的欣喜。
“光明正大嫁女儿,本就是大事。”景永诚毫不在意地反驳,脸上的肌肉终于不再那么紧绷了。
“明早外祖父再把信给你,那七万两银票你给娘亲拿回去。”景永诚这话刚说完,又被老夫人急匆匆接了过去,“那嫁妆怎么办?”
几个人都面面相觑,大家只顾得高兴了,根本没想到这个问题,景逸和靖王爷直接在信里塞银票是因为路途遥远,图个方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