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月食过,太子危

作品:平城赋|作者:任葭英|分类:古言|更新:2025-09-09 16:25:14|字数:4406字

太平真君十二年,上元节,亦是沮渠上元的十六岁生辰。

武威公主府内,虽未大肆操办,却也布置得温馨喜庆。

晚膳时分,拓跋月特意命小厨房做了几样女儿爱吃的菜,又备下了葡萄酒。

灯烛之下,拓跋月看着出落得越发俏丽的女儿,心中感慨不已。

霍晴岚陪坐在旁,见她母女相处和睦,不禁思绪万千。

为女儿斟上酒后,拓跋月柔声道:“上元,今日你已满十六,有了女郎的样子了。若……若你心中有了中意的男子,便可告知阿母,阿母定会为你做主。”

提及婚事,难免想起前尘往事。

沮渠上元涩然一笑:“早先,我就有喜欢的人了,可阿母能为我做什么?”

时移世易,她心中早就不痛了,只是仍有不平之气。

拓跋月自有歉疚之意:“之前……司马金龙那件事,阿母没能帮你……实是圣意难违,阿母也无能为力,只当是你二人没有缘分。”

“是啊,没有缘分,”沮渠上元勉力一笑,“阿母,过去的事,休要再提了。女儿当年不懂事,现下早就不难过了。”

旋后,母女二人对饮,酒意渐浓,积压多年的情绪,也渐渐松动。

拓跋月望着跳跃的烛火,眼神变得迷离而痛苦,忽然哽咽起来:“上元……我的儿……你可知……你可知你阿父……他……他当年是如何待我的?”

闻言,沮渠上元心中一震,紧盯拓跋月,追问道:“他是如何待你的?”

泪水无声滑落,她仿佛陷入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他疑我……防我……甚至……甚至两度想要我的性命!一次是毒酒……一次是在秀荣山,他派出了刺客……若非……若非命大,我早已……”

她泣不成声,将这些深埋心底、从未对女儿言及的过往,断断续续地道出。

沮渠上元惊住了,手中的酒杯拿捏不住,“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难以置信地看着母亲,沮渠上元的脸色,苍白如纸:“不……不可能……阿父他……他怎么会……”

记忆中,一直怜她疼她的阿父,总是郁郁寡欢,惹人同情。

他竟对妻子,做过如此残忍之事?

“你本不该生在上元节,因为他掐……掐我脖子,我受了惊吓……便早产了……”

拓跋月醉倒伏在案上,喃喃自语,眼角挂着泪珠。

霍晴岚忙把拓跋月扶到小榻上,给她盖上锦被。

逾时,她沉沉睡去,不省人事。

沮渠上元呆坐良久,想起前尘往事,只觉神魂半失。

良久,意识方才回笼,她才看向霍晴岚,颤声问:“阿母方才说的……可是真的?我阿父他……他真的……”

见她震惊痛苦,霍晴岚叹了口气:“都是真的,郡主,公主当年……确实受了许多苦。”

念及过往,霍晴岚把一桩桩,一件件事儿,细细说来,不觉间竟说了一刻钟。

听罢,沮渠上元呆若木鸡,嗫嚅道:“阿母为何从不跟我说这些?”

“或许是因为,你很依赖你阿父罢?”

霎时间,记忆里慈父的面容破碎不堪。

沮渠上元吸吸鼻子。

不由想起,自己以往一直埋怨阿母,因她素来忙碌,又总是疏远阿父。阿父虽有侍妾,但神情间的落寞,自己都看在眼里……

原来,这么多年,她对阿母的埋怨,都是错的……

她踉跄着退后几步,靠在冰冷的廊柱上,泪水汹涌而出。

转眼便至二月。

二月初,钦天监紧急奏报:二月既望那日,将有月食之相。

自古以来,日食月食皆被视作上天警示,容易引起百姓恐慌。

监国的吴王拓跋余,在接到奏报时,并未太过重视,甚至觉得钦天监小题大做。

高允与拓跋月得知后,却显得忧心忡忡。

高允神色凝重,道:“殿下,月食虽为常象,然百姓愚昧,易生惶恐。

“届时天色骤变,恐有奸人趁机散布谣言,引发骚乱,甚至发生抢劫、纵火等恶行!

“臣以为,当即刻下令,增强平城内外巡逻兵力,严加戒备,并提前张贴告示,安抚民心,晓谕此乃自然之理!”

拓跋月也急声附和,道:“尤其各坊市、粮仓、武库等重要之地,需加派重兵把守,万万不可有失!请殿下速下钧旨!”

见他二人如此紧张,拓跋余方才打叠起精神,连忙依言下旨,命京城各卫所、巡防营全力戒备。

二月十六日夜,月食如期而至。

因准备充分,告示早已贴遍全城,巡逻兵士不敢荒怠,故而平城内外虽人心惶惶,却并未发生大的混乱,只有零星几处小骚动也被迅速平息。

月食过后,一切恢复平静。

拓跋余这才松了口气,对高允和拓跋月表示感谢:“多亏高公与姑姑思虑周全,方才保得平城安宁。”

待拓拔余走远,高允仰望着恢复清朗的夜空,却是面露悲戚之色。

拓跋月微微一诧,问他缘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城赋》,方便以后阅读平城赋第二百八十二章 月食过,太子危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城赋第二百八十二章 月食过,太子危并对平城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