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把汽车卖给大明

作品:塞音老仙闹大明|作者:蚂蚁爱大树|分类:历史|更新:2025-01-06 15:00:57|字数:5066字

永乐六年八月,标准石油公司向朝廷进献了十台煤油炉,户部尚书夏元吉等人报之以祥瑞,皇帝朱棣龙颜大悦,道:

“孰谓我中国无人耶?”

命标准石油公司于冬季前打造煤油炉一千台,并给建州卫赏赐一百台,毛怜卫赏赐五十台,煤油各若干。

因为这年春天,居于忽的河、法胡河、卓儿河、海刺河等处的女真野人头目哈刺等朝明,大明遂并其地入建州卫,明廷任命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指挥使。

又将居今图们江北、珲春河流域的把尔逊所领的胡里改部,置毛怜卫,作为建州卫的子卫。

与羁縻统治地区的情况略有不同的是,大明对这两卫有人事任免权,通常会把毛怜卫的头人派去建州卫,或把建州卫的头人派去毛怜卫。

凭此或许尚不足说大明已将辽东完全纳入版图,但朱棣已经明显有了向北方经营的打算。

就在修路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时,刘学勤则在音迅东风汽车厂,帮着鼓捣第一代卡车呢。

他今年大多时候都在重庆,尽管汽车发动机有了,但将发动机与整车结合,仍然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其实就连发动机,也需要根据汽车的设计、布局不断进行改进。

刘学勤虽然不懂汽车制造,但外观这块熟的不能再熟。

根据他的设计图,汽车厂很快就确定了“猪鼻”车头,全钢车架,其余部分,如车门、座椅、车厢等部分,仍采用木料结构。

因为载重量只有2吨,所以汽车自重也是要尽可能轻的,但怎么节省都要3吨以上。

可能你会想了,2吨载货量够干嘛的,那不跟平板车差不多了?

话是没错,平板车确实能拉两吨货物,但得有四匹马,还得有几个人推才行。更重要的是速度不行,碰到沟沟坎坎更是要了老命。

况且现在内燃机才刚成型,之前做的那台大机器是可以达到几十匹马力的,可现在是把发动机往小了做,得与车头适配,目前精工齿轮和陶氏内燃机拿来的发动机,最好的才8匹马力。

这样的卡车你觉得它能跑多快呢?不好意思,最高时速只有20公里。

除了刘学勤,大伙儿对此已经很满意了,在这个时代,一天轻松跑个300-400公里,那几乎跟飞的一样。

虽然比不上火车,但汽车的自由度高啊。

刘学勤也不是一点力没出,他提出了钢板弹簧的概念,将此装置安装在卡车悬架上,可以省去减震器和导向器,主要突出结构简单。

用几块弧形钢板堆叠在一起就行。

不过也不是什么钢材都行的,但选出适合的弹簧钢也不难,这就多亏了这些年的技术积淀了。

七月十六日,第一台“东风甲型卡车”终于试生产成功。

众人目瞪口呆看到,老仙居然跳上驾驶室,要试驾这台车。刘氢吓得花容失色,正要阻止,只见刘学勤轰一脚油门,稳稳将车开出了车间,然后到试车场跑了一圈,又停到车间门口。

这下大家面面相觑,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只见老仙一脸风轻云淡,哪里知道他曾经也是位老司机呢?

“别的还好,转向真是,太沉了!”

刘学勤拍拍手,有些不满地看向莫尔根,“这个问题,我看还得你来想办法。”

卡车的方向盘与车前轮通过转向轴连接,由于没有助力装置,所以是靠臂力硬掰的。

可能有些农村书友有过拉架子车的经历,要是拉的货物很重,你想转个弯得铆足劲才行。卡车的转向通过方向盘实现,但原理是一样的。

莫尔根点点头,“你说的液压辅助助力系统,我一时想不明白,可能需要些时间。”

他算是应了此事,但刘学勤也没指望一时半会儿能解决。就像他把柴油发动机的研发也交给莫尔根一样,即便看似原理与汽油发动机相似,但真正研发起来,也不是件简单之事。

由于柴油发动机的效率更高,所以载重卡车其实用柴油机更合适。

这时候姚力凑了过来,对刘学勤道:“师尊,我有一个想法。”

他这工厂之前是修正农机,由于农机订单不断,所以那块业务一直也没停下。

“反正这会儿发动机还没完全定型,我想先生产蒸汽卡车,您看行不?”

蒸汽机是很成熟的产品,只要将东风甲型车头稍微改一下,就可以转成蒸汽动力卡车。

“怎么不行?不但要生产,而且还要向大明出口!”

刘学勤问了下最近农机出口的情况,得知一年出口额约500万元左右,所谓的蒸汽机出口,其实大多都是配套农机或者纺织机一类的机器一起算的。

塞国每年向大明出口的各种规格农机,大约800-1000台套。刚开始是一些王府买的多,逐渐大地主、勋贵这些人也跟上了。

“你们步子太小,大明有近4亿亩耕地,还要往东北开疆拓土,你们那几百台机器够干什么使的?要想尽办法把成本降下来,让咱们大明同胞从繁重的农业生产解脱出来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塞音老仙闹大明》,方便以后阅读塞音老仙闹大明第231章 把汽车卖给大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塞音老仙闹大明第231章 把汽车卖给大明并对塞音老仙闹大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