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如何?”杨临问向章亥。
“城内囤积的粮草只够大军两个月之用。”
“两个月?”
杨临皱了皱眉,城内粮草的数量比他预料的要少,没想到吴荣算的还真够死的。
“主公,粮草虽然不算少,但也不像粮仓。”
章亥道出了心中的疑问。
只够四千多人吃两个月的粮草,对于数万大军来说,根本九牛一毛。
“是吴荣故意留的,他想用这两个月的时间改变蜀州战局。”
杨临解释说道。
听见杨临的话,牛二挠了挠脑袋,憨厚的脸上露出一丝不解。
“东家,给俺们粮草来改变蜀州战局,俺怎么能听懂啊。”
他想不通,这楚州的事怎么还跟蜀州有关。
“如今我们已经进城,用不了多久你就知道了。”
杨临神秘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但没有给牛二解释清楚。
牛二咧了咧嘴,也不再问,既然东家说等等,那就等等吧。
一旁章亥的脸上则是带了些鄙夷。
作为沙场老将,即便没看穿对方的计谋,也能够敏锐的嗅到一些东西。
“两个月?主公,这个吴荣未免太自大了,即便他围城,又能拿我们怎么样?只是不知道如今蜀州情况如何。”
“蜀州,放心吧,很快就会有消息。”
说完,杨临好像听见什么,忽然转过头将目光放在城外空旷的土地上。
远处,一匹快马正在飞速赶来。
“主公,是斥候,看来附近有情况!”
章亥定睛一看,连忙说道。
他看出来这是游弋在大军周围,主要负责观察周围动向的斥候营。
一人一马很快便进入城中,翻身下马时,急匆匆的斥候兄弟一不小心摔在了地上,还没起身便开始喊:
“府君,南面忽然有大军集结,已经往我们这来,不出半个时辰便能兵临城下!”
“有多少人?”
“六七千人!”
斥候肯定的说道,一旁的营兵将他扶了起来。
杨临点了点头。
“好,再探!”
“是!”
斥侯抱拳答应一声,随即毫不犹豫得翻身上马,一边解下水壶,一边驾马调转方向。
匆匆喝了一口水后,便再次离城而去。
就在他刚刚离开之时,山通城东城门外也有一骑快马飞速而来。
很快,李剑便骑马来到。
正如杨临所想,山通城几个城门外都是忽然有大军出现并朝自己赶来。
“东家,进城不过半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皆有大军杀来。”
“这速度,倒是有点意思。”
杨临握紧了腰间的刀柄,沉声说道。
能这么快赶来,不像是等到他破城之后才开始备战的,倒像是提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对吴荣的计划早就有了一些猜测,所以故意用那么拙劣的方式演戏给城墙上的守军看。
目的就是为了拖延时间。
本以为进城之后,对方怎么也要一天的时间才会有所动作,不成想才半天就开始动了。
“主公,原来你在此处。”
这时,梁岩从城内赶来,朝着杨临说道:
“主公,山通城的户籍、田地等所有重要卷宗都在知府衙门,完整无缺,我已经派人把守。”
“做得好,关寅不在,有劳先生费心这些。”
杨临满意的笑了笑,不论别的,光论谋略与治理,梁岩确实不差。
梁岩摆了摆手,微微皱眉。
“主公,此乃谋士分内之事,只是我来时听闻有多路人马朝着山通城而来,似是要围城?”
“不错,四面皆有,总数过两万,且已经靠得很近,我等正在商量对策。”
杨临如是说道。
“可知对方是何人兵马?”
“打着吴字旗号,应是吴荣的人。”李剑说道。
梁岩看了他一笑,又看向杨临。
“主公,我等刚刚进城便有多路大军朝我们而来,恐怕是早有准备,需小心为上!”
“依先生之意,该当如何?”
杨临有些严肃的望向梁岩。
梁岩抚了抚胡子,略带沉思道:
“现在想想,也许吴荣从一开始想先对付的人,就是主公!”
“啊,先生,你没搞错吧,他放着蜀州不去,对付俺们干嘛啊?”
牛二奇怪的问道。
梁岩顿了顿,回答道:
“我听闻去年金人兵临长京城下,朝廷召集各地勤王军北上勤王时,吴荣曾经对主公抛出过橄榄枝。”
“没错,当时我们刚出南岭,被吴荣的亲兵拦住,想让我们去凤和府,东家答应后,那亲兵头子想趁夜色烧我们粮草,还好被及时发现,最后也杀了那亲兵头子。”
李剑接过话来,将之前发生的事情捋了一遍。
“啥,他还想报仇不成?”
牛二凑过来,捏了捏拳头,一脸愤恨。
说到烧粮草那次他就有点气,他最恨的就是别人毁他的吃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