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发现

作品:攀金枝|作者:萨琳娜|分类:古言|更新:2025-05-23 10:34:08|字数:4260字

南州前刺史,并府衙的大小官吏、差役等,收到消息,相继来到了刺史府。

“某见过楼郎君!”

前刺史五十来岁的模样,脸颊瘦削,皮肤微黄,留着几缕胡须,眉宇间带着郁气。

只看他这副模样,妥妥就是“不得志”的落拓中老年人。

他本是南境人,南北尚未统一的时候,他就被发配到了南州做刺史。

于他而言,就是十几年蹉跎,大志难伸。

他的仕途几乎止步于此。

自觉升迁无望,即便嫌弃南州偏僻、蛮荒,却又舍不得这官身,前刺史便开始混沌度日。

得过且过,能混则混,皇朝更迭,南北一统……外面风起云涌,南州自有安稳。

“认命”之后,前刺史竟也过得不错。

他以为,他要老死在南州,万万没想到,朝廷竟派了新刺史。

这新刺史还大有来历——

开国郡公之子,年纪轻轻就凭借军功获封开国郡公。

少年得志啊!

人家十几岁就进入到了权力中心,而年岁是对方两三倍的他,却还在偏远的州府空耗年华!

自身尊贵也就罢了,还娶了个公主做娘子……

羡慕、嫉妒!愤懑、不甘!

但,诸多负面情绪过后,前刺史再次“认命”,还隐隐有着幸灾乐祸:

皇朝顶级权贵又如何?

还不是跟他一样,被发配到南州?

当然,前刺史也不是个一味无脑乱爽的人,压下心底阴暗的想法,他的理智回笼,也就能正常的思考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前刺史应该感谢楼彧。

不管这位齐国公是为了什么来南州,但,因着他的到来,前任刺史就要挪地方。

前刺史在南州十几年,虽然没功,却也无过。

吏部(或是某位大佬)经过考量,便调任前刺史回京,给他的工部衙门弄了个养老的闲职。

正四品,无实权,却是妥妥的京官儿。

若是单单靠前刺史自己,他终其一生都不可能去京城。

所以,即便前刺史很不情愿,也必须承认:楼彧的到来,成全了他!

这份人情,不是他主动欠下的,却也不能昧着良心不认。

再者,京城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琅琊公主、齐国公的地盘。

他一个没有家族支持,能力平平的五旬老朽,去到京城,哪怕只是个闲职,也极有可能坐不稳。

“……如果我能以此为契机,打着‘还人情’的旗号,主动向两位贵人示好,继而跟琅琊公主、齐国公有了来往,他日去了长安,定能有所依靠!”

前刺史还算通透,想得十分明白。

他迅速调整好状态,此刻见了楼彧,一张黄瘦多皱的老脸,笑成了一朵花儿。

“早就听闻楼郎君年少英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前刺史笑着、恭维着。

“彧见过前辈!”

前刺史热情、殷切,楼彧也儒雅、守礼。

他笑得温和,语气、神态亦是从容、淡然。

不过度殷勤,也不会显得高冷孤傲。

他完美维持着君子的假面,与刺史寒暄。

“敢问楼郎君,琅琊公主的尊驾在何处?”

与楼彧见了礼,前刺史也没有忘了王姮。

不管是否皇家血脉,但公主的名号是实打实的,是君。

作为臣子,前刺史自是要恭谦、敬畏。

王姮坐在双驾四轮马车里,马车刚刚停稳,跟着的奴婢,飞快的拿来车凳。

楼彧眼角余光瞥到这边的情况,冲着前刺史点点头,便转身来到马车前。

“公主,小心脚下!”

楼彧抬起手臂,殷勤、恭敬,是臣,更是夫君。

王姮则非常熟稔的将手放在楼彧的小臂上,轻移莲步,缓缓下了车。

看两人这近乎默契的动作,便知道,两人私下里的相处,大抵也是这幅模样。

唉,娶了公主的男人,就是这么的可怜。

明明是夫,却要伺候妻。

前刺史等官吏们,看到这一幕,眸光闪烁,各有一番思量。

“某拜见公主,公主金安!”

前刺史特意向前迎了几步,叉手行礼,态度很是谦卑。

“免礼!”

王姮矜持的点点头,并未过多的寒暄。

她是公主,是君,在京城或许还会有所收敛,但来到这偏远的南州,她只管高高在上,很不必迎合任何人。

没办法,不说南州了,就是整个南疆,王姮琅琊公主的身份都是最高的。

她若表现得太过随和,才是折损了皇家的威严呢。

新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还是倨傲些,更稳妥。

毕竟“畏威而不怀德”,不只是小人,更是人之天性。

下马作威,王姮来到这南州,就是要张扬,要跋扈!

“公主一路辛苦了!南州偏僻,府衙破旧,委屈公主了!”

前刺史看到如此高姿态的王姮,倒也没有意外。

公主嘛,就该恣意、骄纵。

他躬身退到一旁,陪着小心,温声哄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攀金枝》,方便以后阅读攀金枝第四百二十四章 发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攀金枝第四百二十四章 发现并对攀金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