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职业选择各有各的不同,但妈妈爱孩子都是相同的。
冯大田妻子何金玉何氏烤饼店离不开人,但是为了孩子多多。
她的店歇业一天,土地责任制把农民从农田束缚捆绑的手脚解开了绳索,村民得到了自由。
在农村何金玉这样的女人,遇上冯大田吃财政饭的农村女孩是一个幸运儿。
农村女孩嫁给吃皇粮的一般家庭地位不高。
可她看准城里人上班,市民蒸馍馍不方便,她靠着聪慧能吃苦,何氏烤饼店收入也可观。
既补贴了家庭,也让警察冯大田大气,也不一天盯着算计着派出所那点小钱。
什么节日加班费,出差补助,夜班费……
冯大田出勤吃饭,他是能算就算,不能报销开支,就让给别人,从来不纠结在几个小钱上。
冯大田工作中不愿意察言观色,他坚持原则。
可蒸馒头是一个苦力活,要想馍馍吃的有劲道,凌晨四点就得起床,揉面,然后发面。
发酵后的湿面再配上干面粉,然后就是擀面。
揉面是力气活,不能吝啬力气。
市民眼睛就是一杆秤,馍馍吃起来酥松,掰开馍馍里面空隙均匀,分量足,吃着有麦香味,市民才买你的账,这才叫生活,这才叫创业。
不开店不知道有多辛苦,歇业一天,再重新开业,馍馍就恢复不了原样,但为了儿子多多,为了收养的孩子吴咏梅。
何金玉豁出去了,她做了歇业前的准备,她把发面储藏在15°恒温箱里,温度低发面发干,做的馍馍嚼起来口感不好。
温度高发面又容易发酸,虽然碱面能中和,但馍馍掰开气孔大,吃起来没有筋道。
何金玉收拾妥当,提了一包馍馍,拉下卷闸门,锁上了锁,早上十点才回到家里。
两个孩子在屋里做作业,冯大田卧在沙发上看电视,多多听到门响,偷个懒,跑出了卧室,就抢何金玉的手袋。
妈妈我要吃馍馍。
老冯你给两个孩子做饭了吗?
做了,捞面。
一人一大碗,冯大田笑呵呵的说。
什么捞面,就是剩饭,昨天的剩菜,儿子多多抗议了。
吴咏梅也在另一个卧室门缝里偷偷地看着何金玉。
何金玉看见了吴咏梅,心想这孩子胆小,把这个家当不了自己的家。
多多从手提袋掰开一个馍馍。
多多手提袋的馍馍是送人的,何金玉说着已经来不及,只能让多多听而任之。
何金玉从另一个卧室里,拉出了吴咏梅,掰开了一块馍馍。递给了小咏梅。
老冯你再这样做饭,两个孩子都让你饿死了。
气得何金玉关掉了电视机。
两个孩子只是笑。
又是一天,起床,起床。
平时都是冯大田吆喝孩子,今天六点天刚亮,何金玉摇摇小咏梅,小孩的瞌睡就是多。
阿姨今天是星期六,不上学。
派出所长冯大田在县城也是一个人物,有一定的人脉,轻易不为自己的私事开口。
这次为了收养的杀人犯孩子吴咏梅,他借了一辆吉普车。
他军人出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给多多,小咏梅吃剩饭,然后收拾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他也没有告诉孩子。
他要给孩子一个意外,给儿子多多,吴咏梅一个惊喜。
他打了儿子多多,向儿子道歉,可又拉不下这个脸面。
以前工作忙,现在陪儿子出去玩玩,可以弥补打儿子多多心里的愧疚。
多多也是兴致所至,孩子玩着兴趣大。
多多,小咏梅把餐桌上的一包馍馍两个人提上。
何金玉特意在卫生间装扮,在丈夫战友面前,也不能寒碜冯大田。
虽然娶的是农村女孩,她也得给老公长脸。
战友的妻子又是大学生,是西河县一中教师,虽然她比不上老冯战友的妻子,但也随和大度。
我不提,不提。多多首先发难。
小咏梅听话,首先就去餐厅提包。
冯大田给吴咏梅帮忙,把馍馍手提袋从餐桌上解下来。
梅子这包沉,你一个人拿不动。
多多你不是做梦都想见英雄吗?
我让你见课本上的英雄。
是英雄,活的。
多多将信将疑,课本上的英雄都死了,所以这是多多的遗憾。
爸爸能骗你吗?
多多这才和小咏梅一人提着手提袋的绳子,下了楼,两个人在一个屋里,却相隔太阳与地球的距离。
冯大田拉开了楼下的吉普车,多多睁大了眼睛。
他才相信爸爸说话算数。
不见妈妈何金玉下楼。
冯大田急了,多多去把你妈妈从卫生间拽出来。
原来何金玉没有出过门,穿的高跟鞋不合脚,她撞撞跌跌下了楼,坐进了吉普车。
早晨七点、东边的地平线泛起的一轮黄色的圆盘太阳,太阳小心翼翼地浸润着灰蓝色的戈壁滩。
冯大田驾驶着吉普车在县城西北角,在路边一个看上去约三十岁,眼角鱼眼纹突显,脸上隐隐约约失去了少许水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