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话语,如同沉重的铁锤,一下下敲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失望与愤怒的光芒,仿佛要将如懿的形象,在这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彻底击碎。而李玉,以及周围的太监宫女们,无不是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就触怒了这位天威难测的帝王。
李玉闻言,心中暗自窃喜。他深知继后如懿曾差点将他的同乡蕊心许配给废物凌云彻,这让他心中一直有所不满。而后来是皇贵妃出手将蕊心许配给了蕊心的青梅竹马——太医院蒋玉斌,这让他对皇贵妃更加感激与敬重。
因此,看着继后如懿如今这般倒霉,他自然感到开心。然而,他明白这份喜悦绝不能表露于外,只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他低下头,恭敬地应承道:“皇上说的是,只是皇后娘娘或许也是出于无奈,毕竟这后宫之中,人心难测,各种算计与阴谋层出不穷。”
皇帝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那冷冽的神情仿佛冬日里骤然凝固的寒冰,让人心生寒意。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中蕴含的嘲讽与不屑,犹如锋利的冰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冷冽的光芒,直刺人心。
“无奈?哼,这二字从她口中说出,真是莫大的讽刺!”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宛如山间回荡的雷鸣,震颤着每一个人的心弦,“身为中宫皇后,她本应母仪天下,端庄稳重,成为后宫的楷模与典范。然而,她非但没有尽到身为皇后的职责,反而将翊坤宫管理得如同一盘散沙,毫无章法可言!”
他愤怒地挥了挥手,仿佛要将心中的不满与失望一并挥散:“你看看她,中午在膳房里不过是随意用了些膳食,下午便如同市井流言般,在整个后宫传得沸沸扬扬。什么燕窝粥、鹿茸汤,这些本是寻常之物,在她那里却成了炫耀的资本,引得后宫嫔妃们议论纷纷。这等作为,简直如同儿戏,荒谬至极!她这般行事,置朕的颜面于何地?置后宫的规矩于何地?”
皇帝的话语如同锋利的刀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冷冽的光芒,让人不禁心生畏惧。他愤怒地瞪大了眼睛,那眼神中仿佛有熊熊燃烧的火焰,要将如懿的形象在心中彻底烧毁。
“更可恶的是,她竟然还纵容身边的宫女太监,在后宫中传播这些小道消息,将后宫搅得乌烟瘴气。她身为皇后,不思如何维护后宫的安宁与秩序,反而沉迷于这些无聊的琐事之中,简直令人痛心疾首!”
皇帝越说越气,声音也越来越高亢,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充满了无法遏制的怒火。他愤怒地踱着步,每一步都仿佛在践踏如懿在他心中的形象。
“她这般作为,又如何能让朕放心将后宫交予她手?又如何能让后宫嫔妃们信服于她?她简直是在挑战朕的耐心与底线!”
在场的太监宫女们无不是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就触怒了这位天威难测的帝王。整个宫殿中,只剩下皇帝愤怒的喘息声,以及他脚步在地板上回荡的咚咚声,如同死神的鼓点,敲打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这一刻,皇帝对中宫皇后的行为不满,犹如狂风骤雨般席卷了整个后宫,让人心生敬畏,也让人不禁为如懿的未来命运担忧。
说到此处,皇帝的语气愈发严厉,犹如冬日寒风中的冰刃,每一句话都带着刺骨的寒冷,直刺人心。他将心中沉积的不满与失望,一股脑儿地倾泻而出,仿佛要将所有的情绪都发泄在这一刻。
“你再仔细瞧瞧那皇贵妃馨澜的永寿宫,”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敲击在众人的心头,“十余载光阴流转,她的宫中可曾有过半句闲言碎语传出宫门半步?她治理后宫,井井有条,从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更不会让手下的宫人随意议论。这才是真正深谙御下之道的!”
皇帝的眼神中闪烁着赞赏与肯定,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将馨澜视为了后宫的楷模。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馨澜的敬佩与信任,让在场的众人都不禁为之动容。
“与那乌拉那拉氏相比,馨澜才是真正的智者。她懂得如何保持自己的威严,如何让手下的宫人对她心悦诚服。这样的女子,才配得上朕的赏识与厚爱!”皇帝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馨澜的赞誉,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将乌拉那拉氏完全抛在了脑后。
在场的众人听着皇帝的话语,心中不禁对馨澜产生了更深的敬意。他们明白,在这后宫之中,能够真正得到皇帝赏识的人并不多,而馨澜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皇帝继续说道,他的声音里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同天穹中轰鸣的雷霆,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想当初,馨澜执掌后宫之时,嫔妃们无一不对她心怀敬畏,皆以她为尊,六宫上下,呈现出一片宁定和谐的景象,就如同春日里宁静无波的湖面,波澜不惊,透着一股子祥和之气,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世事无常,馨澜不过因着身子骨弱,遵照医嘱静养了区区半年时光,这后宫竟在继后的打理之下,乱得如同沸水中的粥,各种纷争与算计如同暗流涌动,层出不穷,乱象丛生,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