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最后的脊梁,断了!

作品:功高震主你忌惮,转身自立为帝|作者:柳柳啊|分类:历史|更新:2024-12-15 22:30:02|字数:4452字

清晨,阳光洒落在落霞城新起的工棚上。

"开工!"

随着一声号令,数千工人开始忙碌起来。

城中央的地基已经打好,工人们正在将陈北芒新发明的水泥灌注其中。

"好神奇啊,这东西凝固了比砖石还要结实!"

"那是自然,这可是陛下亲自调配的。"

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

城中的百姓也都动了起来。

有人在制作砖瓦,有人在搬运建材,就连妇孺都在帮忙递水送饭。

……

与此同时,汴州。

张闯站在城头,寒风凛冽,吹得他战袍猎猎作响。

这位戎马半生的老将军脸上出现从未有过的迷茫。

"张帅。"赵宁走到他身边,"城中存粮已经不足了。"

张闯苦笑:"这才开春啊,就断了粮草。"

他回头望了望身后疲惫不堪的士兵们。

这些人眼中已经没有了半点斗志,有的甚至还带着一丝恐惧。

谁能想到,短短数月,他们就已退了数百里。

每一次交战,士兵们只要战场失利,比风雪退得还快。

不是他们贪生怕死,而是他们心里都明白——这仗,打不赢了。

"张帅可记得,元旦那一战?"赵宁忽然开口。

张闯如何能忘?

那一战,匈奴骑兵冲阵时,他亲眼看到匈奴进入了伏击圈,可最后围攻时,士兵扔掉兵器逃命了。

这一逃,匈奴骑兵的马蹄踏过积雪,如雷霆般袭来。

那日,死伤三万。

"赵兄弟。"张闯沉声道,"你说,咱们的兵怎么就成这样了?"

赵宁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将军知道的,自从陈王爷被陛下......"

他没有说完,但张闯懂了。

是啊,自从陈北芒被通缉,多少将士心寒。

跑得快,或许还能保住家人。

跑得慢,不但自己要死,全家都得陪葬。

这般军心,如何能打胜仗?

"将军!"一个士兵跌跌撞撞地跑来,"又有三百人逃了!"

张闯闻言,只是摆摆手:"由他们去吧。"

他转身看向远方。隔着茫茫的风雪,隐约能看到匈奴大营的轮廓。

"赵兄弟。"张闯忽然开口,"你说,咱们这还能撑多久?"

赵宁沉默片刻:"怕是......"

"报!"又一个士兵冲上城头,"粮仓着火了!"

张闯与赵宁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绝望。

这是要逼着他们投降啊。

远处,匈奴的号角声再次响起。

而城头上的士兵们,已经开始悄悄地往后缩了。

"真是讽刺啊......"张闯凝视着远方,"当年陈王爷麾下,哪怕五千人,都敢和匈奴十万骑兵死战。"

"如今倒好,四十万大军,连个像样的仗都打不了。"

赵宁也叹道:"那时候,兄弟们知道就算战死,家人也有人照顾。可现在......"

风雨骤降,城头上的旗帜被吹得啪啪作响。

那面大宋的旗帜,已经被风雨打得残破不堪。

就像这支军队一样,形同虚设。

张闯望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他忽然明白,这支军队败了,不是败在匈奴手里,而是败在了人心上。

当统帅连自己人都不信任,当宋采薇说出杀降将家属那一刻,这支军队,就已经注定了要败。

远处,匈奴的进攻号角再次响起。

而这一次,他知道,自己可能真的要败了。

因为就连他这个统帅,心中也已经没了一战的勇气。

"张帅,咱们怎么办?"

先有逃兵,再断量产,赵宁焦急问道。

"唉。"张闯长叹一声,"赵兄弟,你我共事多年,有些话,不说你也明白。"

"这汴州,怕是守不住了。"

赵宁点点头:"末将也知道。只是......"

"你在担心家人?"

"是。"赵宁苦笑,"张帅也知道,那些投降的将领,陛下动辄要杀其全族。陛下给咱们的保证,怕还不如这城墙上的砖石来得坚实......"

张闯望着远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赵兄弟,你还记得当年在西北时,陈王爷是如何对待降将的么?"

"记得。"赵宁眼中泛起泪光,"那时陈王爷说,降者不杀,战死者当以礼厚葬,抚恤其家。"

"可如今......"

"是啊,可如今......"张闯摇头叹息。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阵号角声。

"报!"一个士兵跌跌撞撞地跑来,"将军,匈奴大军,进攻了!"

张闯与赵宁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绝。

"传令,全军备战!"张闯拔出佩刀。

城下,匈奴的铁骑如潮水般涌来。

张闯看着这熟悉的一幕,恍惚间似乎回到了当年一次次见证陈北芒麾下征战的日子。

那时的大宋,何等威风!

可如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功高震主你忌惮,转身自立为帝》,方便以后阅读功高震主你忌惮,转身自立为帝第三十九章 最后的脊梁,断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功高震主你忌惮,转身自立为帝第三十九章 最后的脊梁,断了!并对功高震主你忌惮,转身自立为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