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城外,秋日的阳光洒在漫长的队伍上。
陈北芒站在城门处,亲自着手难民的登记造册工作。
"陛下,这批百姓有三万余人。"洛青衣翻看着手中的册子,"落霞城已经住不下了。"
陈北芒目光平和:"在大夏的土地上,每个愿意来投奔的百姓,都有他们的容身之所。你让人去查一下周边州县,看看哪里适合安置。记住,要给每家每户都分配田地。"
"遵命。"洛青衣转身离去。
"天子仁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跪下,"老朽有生之年,能遇到明君,死也瞑目了!"
陈北芒连忙上前扶起老者:"大夏这里不会动不动行跪拜之礼,老丈快请起。"
这一幕被周围的百姓看在眼里,更多的人跪下高呼:"多谢天子!"
整整用了七天时间,这批投奔大夏的百姓才全部安置妥当。
皇宫内,赵宁和孟青站在陈北芒面前,眉宇间都带着几分不甘。
"陛下!"赵宁忍不住开口,"为何不让我们使用火器?宋国都用上了,我们..."
"就是!"孟青也附和道,"太憋屈了!明明有必胜的把握,现在打下的地盘都丢了。"
陈北芒端起茶盏,神色从容:"听说宋采薇允许佛郎机人进入宋国做生意了?"
两位将军一愣,不明白陛下为何突然提起此事。
"是,若非哪些红毛鬼,宋国哪来的火器!"
赵宁郁闷说道。
"火器是小,各国早晚研究出来。"陈北芒轻抿一口茶,"至于宋采薇,他这是在引火烧身。就算咱们不动手,她的江山也完了。"
赵宁和孟青对视一眼,仍有不解。
"至于为何不让你们用火器......"陈北芒放下茶盏,目光变得深邃,"你们可曾想过,那些逃来的百姓,为何会背井离乡?"
两位将军沉默不语。
"得民心者得天下。"陈北芒语气坚定,"若用火器,伤及无辜,这些百姓的心,该如何安放?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考虑周全。"
赵宁和孟青顿时恍然大悟,齐声道:"末将明白了!"
"去吧。"陈北芒挥了挥手,"最近收编了不少新兵,好好训练,不可懈怠。"
待两位将军退下后,洛青衣从屏风后走出:"陛下考虑得真是周到。"
"治国如同烹小鲜。"陈北芒站起身,走到窗前,"火候太大,鱼就散了。宋采薇不懂这个道理,才会一步步把自己推向绝境。"
夜色渐浓,陈北芒独坐御书房中。
案前放着一封密信,是从燕京传来的。
"陛下。"洛青衣推门而入,"赵怀真动作频繁,不但在训练禁军,还经常出入佛郎机人的驻地。"
陈北芒轻笑一声:"那一战,朕就看出来了。这个赵怀真,可不是什么忠臣。"
洛青衣有些疑惑:"陛下何出此言?"
陈北芒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深邃:"宋采薇给了他十万大军,他却只带了五万来追击。你说,这是为何?"
"怕输?"洛青衣若有所思。
"这只是一方面。"陈北芒站起身,踱步到窗前,"另一方面,怕也是这五万人通过了筛选,容易控制。"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陈北芒脸上,映出一抹冷意。
"那一战,他与朕交手时,招式凌厉,却总差那么一分。起初朕以为是他实力不济,现在想来,有些刻意为之。"
洛青衣恍然大悟:"他是要让宋采薇觉得他已经尽力了?"
"不止如此。"陈北芒转过身,"他要让宋采薇相信,只有依靠佛郎机人的火器,才能对抗朕。这样一来,他就能名正言顺地掌控那支火铳队。"
"这个赵怀真......"洛青衣眼中闪过一丝惊诧,"比想象中要危险得多。"
陈北芒微微颔首:"他不是忠臣,而是一匹正在成长的狼崽子。宋采薇现在还在为得到一员大将而沾沾自喜。"
"那我们要不要......"
"不必。"陈北芒打断道,"让他去搅动燕京的这潭死水也好。朕倒要看看,当这头狼崽子露出獠牙时,宋采薇会是什么表情。"
洛青衣似是想到什么:"可若是让他做大了......"
"他不会比朕更了解那些佛郎机人。"陈北芒眼中闪过一丝睿智,"倒是可以派人去接触一下赵钰。那位老大人,想必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儿子走上一条不归路。"
"陛下为何如此忌惮这些红毛鬼?"洛青衣察觉到了他神情的变化。
陈北芒转身踱步到书案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们的手段,朕再熟悉不过。先是以商人的身份出现,带来新奇的物件,请求通商。"
"这不是很正常吗?"
"表面上是这样。"陈北芒冷笑一声,"但你可知道,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叫阿三的国度,就是这样一步步沦陷的。起初是来做生意,后来以保护商队为由,要求驻军。再后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