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小子是不是傻?”
“给一群力工吃那么好?”
“你就不怕亏死?”
回到水泥路上。
常达有些怀疑人生的对着秦布衣道。
“亏吗?”
“杂粮米混合,一斤不到五文钱。”
“这些个种类不同的绿叶菜,去农家采买,一斤只要一文,甚至更低。”
“至于咸鱼,那都是胶州水师那边出海打来的。”
“腌鱼也是胶州盐场提供的便宜盐。”
“其实,成本并不算高。”
秦布衣给常达他们计算了一下。
也是让北凉王了解一下这些事情。
一大锅乱炖汤饭。
一个力工能够吃下一斤半左右。
杂粮饭加菜,加一些腌鱼海菜。其实成本不会超过五文。
算一倍也就十文。
十万人吃喝三顿,一天也就两三千两银子,甚至更少一些。
然而十万人产生的劳动价值,可就不止十万两了。
主要是这些个吃食,都是秦布衣的人产出转手的。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能够将成本摊的很薄。
这就是经济效益,规模化效益带来的巨大优势了。
在北凉王他们这些老一辈的传统眼光看来。
秦布衣给工人的吃食,就是奢侈。
他们是看到两大条鱼肉被切碎了倒进锅里烹煮的。
就那两条鱼,没有几两银子,不一定拿的下来。
古代鱼其实不算贵。
然而盐贵。
咸鱼,腊肉这些肉食,其实比新鲜肉更昂贵。
可无论如何。
十数万人的西山工地陆续开饭。
吃食做到一致。
这也足够震撼。
这等后勤保障,是真的稳当。
“你这类吃食。”
“能够满足咱们大军吗?”
英国公李维贤望向秦布衣问道。
李维贤和北凉王都是话少的类型。
李维贤是儒将,思考的更多。
这一路,他也是深受震撼。
其实也问了秦布衣很多问题。
现在提出了他更想了解的东西。
若是能够为大军保障如此吃食。
那么大军的战力,就能够成倍增加。
这是他想要看到的。
“能是能。”
“只是,朝堂百官不会允许小侄坏了他们的生意。”
“而且,若是南方世族抱团,不售卖粮食。”
“边军,农兵,禁军等总计百万之众,暂时还承担不起。”
秦布衣道。
国事艰难时期,国内十个百姓养一个士兵。
而若是世族不捣乱。
大周能够做到五十到八十个百姓养一个士兵。
这样百姓的负担不会太重。
可若是和文官集团,南方世族彻底撕破脸。
就会导致上述十个百姓养一个士兵的情况出现。
若是出现这种情况,会出现税收加重的负担。
后果非常危险。
然而事实上。
最近秦布衣的韭菜骗局效果非常好。
加上司马雍输了上千万石粮食。
养百万大军三年时间,秦布衣是随便养的。
只是,要搞工业发展,这些粮食显然还不够。
秦布衣已经走多方关系。
在南楚,福州等各个特别的地方进行粮食购买。
甚至还从西秦,东辽,南理进行粮食走私。
情况肯定不是秦布衣说的那么困难。
但是为了不让南方世族狗急跳墙。
只能用这番说辞了。
听到秦布衣的话,李维贤陷入了沉默。
“文管集团那边掌控的东西。”
“暂时不要乱碰。”
“先发展你的东西。”
“火炮和燧发枪,还有炸药包,多多储备。”
北凉王对着秦布衣点了点头。
这话很直白了。
现在还动不得。
先积蓄实力。
到时候来一波大的。
秦布衣见自家老爷子和自己想法一致,倒也是笑着点了点头。
“老爹,诸位叔伯。”
“天色已暗,咱先回西山城吧。”
秦布衣对着众人道。
“走,回西山城。”
“你常叔我也饿了。”
“这一路,还真香。”
“我都忍不住去尝尝了。”
常达咽了咽口水道。
“常叔若是想尝尝。”
“小侄让人给你弄一碗?”
秦布衣笑了笑。
“可以。”
“反正都来了,尝尝。”
常达有些忍不住了。
倒也想尝尝味儿。
秦布衣很快让人给一行人每人弄了一小碗过来。
工地安排的厨娘和帮厨,都是准备有碗筷的。
很多工人为了多吃一点,都是在西山开的超市里买了一些皮实耐用的碗盆和水壶。
因为准备的瓷碗太过精细,很多人害怕摔坏了赔偿。
然而事实上,秦布衣开了很多陶瓷厂,这些瓷碗便宜的比糙米还便宜。
原本想打道返回西山的众人,又翻身下马。
坐在马路埂上吃着小碗里的鱼汤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