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报纸做了不少修改。
硬生生的多出了十张不止。
大周未来国策的白话讲述,能够让老百姓了解国家政务。
最重要的劝课农桑,是稳定国家的最好办法。
虽说土地兼并严重,很多百姓有很多流离失所的迹象。
然而整个南方,其实开发的还不完全。
还能够开发两倍左右的田地。
只是开发起来稍微有些困难。
但是秦布衣提供钢铁农具,铁锨,铁锹等器具之后。
开发会变得容易很多。
而且,秦布衣做了三年多的走私生意。
一直在走私马匹,骡子,牛之类的牲畜。
这些就是用来农业种植,开荒所用。
这是个长久的走私活计。
而最大最先的受益者,起初是齐州百姓。
整个齐州在两年内,完全实现了家家有余粮。
而整个大江以北的边军诸省,都在受益当中。
这种促进农业发展的事情。
秦布衣自然是十分重视。
如今大周内部矛盾激化严重。
用来降降温是再好不过。
可劝课农桑,分发农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为分发下去的农具,都是精钢。
这玩意儿十分贵重。
数目庞大的话,有心之人就会想办法利用,抢夺。
其实很容易弄出事情来。
所以,分发农具这事儿。
还要挑地方来。
最先分发的自然是大江以北的边军诸省。
其次是世族影响较小的行省,州县。
至于分发耕牛,骡子,驮马等,也是如此。
“布衣。”
“你让我将两地分治。”
“江南世族根本没人执行。”
萧倾凰娇艳的脸蛋,此刻有些担心。
想劝课农桑对大周进行维稳。
这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这事儿其实推行有两个月了。
毕竟从第一刊报纸就开始了。
这两个月时间,劝课农桑国策发布下去。
真正实行的,可没几个州县。
“无妨,今年咱们搞个数据。”
“明年就可以见到成效。”
“到时候,数据登报,大江南北一对比。”
“被天下人臭骂的,可就不是谁能决定的了。”
“咱现在能够掌控的基本盘,尽一切可能做到政策落实。”
“青衣卫和新组建的监察局要行动快一点。”
“各州县能否做到政策落实,而不是被贪官贪墨,就靠检查力度了。”
“这个做好了,别说一个劝课农桑的国策。”
“以后发布其他政策,也能更好的落实。”
秦布衣回答。
古代天高皇帝远,很多官员私自征收私税,逼反百姓的可不少。
若是没有检查机构。
别说政策落实了。
到时候,各种政策都会变成恶政。
王安石,张居正变法的弊端,青史可见。
“嗯,我会加紧建立监察院的。”
萧倾凰点了点头。
眼神里带着倾慕,钦佩。
秦布衣帮她解决的问题,可不只是一个。
如今不像以前穷的各种捉襟见肘。
想吃点好东西都舍不得。
如今的萧倾凰,都开始有些奢侈了。
按照秦布衣来说。
奢侈没什么问题,前提是你要有奢侈的资本。
如今的萧倾凰,腰包鼓了起来,自信都更多了一些。
“啊,你,你连这些都上报了?”
“这,真的可以吗?”
看到又一个版面。
萧倾凰吃惊的惊声道。
这个版面讲了。
女帝陛下决定。
让文官,武官,勋贵,分别治理江南,江北,南岭三地。
制定劝课农桑的钦差大臣。
三年内,各地的税收留在三地作为劝课农桑的发展资金。
三年后,对比三地的农业发展增幅。
通过历年的税收数据作为凭证。
“没什么不可以的。”
“反正,江南和南岭税收,根本收不上来。”
“就算收上来,也到不了你的手中。”
“不如借花献佛,用来提升你的威望,名望。”
“也不用担心江南世族官员挪用税收。”
“反正,三年时间一到。”
“他们要是没有做出政绩,亦或是贪墨税款。”
“到时候,直接举起屠刀。”
“也正当时候。”
“而且,劝课农桑的两相对比之下。”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秦布衣笑了笑。
报纸之上。
现在的大周地图,被标注了三个区域。
武将,文臣,勋贵。
是那个阶级势力划分。
代表了大周当今三大势力的势力图。
此时此刻,京都之中。
在看报纸的达官显贵,看到这张图的时候。
众人脸色都不怎么好。
劝课农桑国策?
这么玩儿?
什么意思?
萧倾凰则是自暴自弃,下放权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