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城?”
“此城,为何从未听过?”
随行之人下了马车后,看到城门上的文字,都是有些惊讶。
冯关这一行人,很多都是京都周围讨生活的。
当然也不是全然不知道忠烈城的。
“老师,此城是两年半前所建。”
“当初,弟子还在城中座仓库管事……”
冯关身边,一位二十二三的粗布青衫男子开口道。
徐林。
寒门子弟。
其实连门第都算不上。
家道中落,父母早亡。
因为先人有些关系,便有机会入了国子监。
后拜冯关为师。
一直勤工俭学。
如今跟着冯关做事。
是个九品闲官。
属于是助手之类的官职。
不过,好歹也是入了仕途。
他勤工俭学时,来过忠烈城。
甚至在这里做过工。
徐林给冯关介绍起来。
秦布衣在一旁听着,也是有些意外。
“魏王殿下。”
见秦布衣走过来,徐林和冯关等人都是恭敬行礼。
“此行西山,不用一直行礼。”
“你们去做登记检查吧。”
秦布衣对着冯关等人道。
要进入忠烈城,必须要有许可。
这里极为严格。
毕竟是类似库房大城。
一旦城中出事,损失可不只是几千万两银子那么简单。
很多产业都可能因此中断。
秦布衣在新建西山城,以及其他城。
也是有分摊风险的规划。
“徐林,这忠烈城里的情况,你了解吗?”
这么严格的检查,让冯关有些好奇的问向身边的弟子。
“弟子也是不知。”
“当时我在这里做了一年工。”
“忠烈城建起来之后,便离开了。”
“不过,建城之时,我倒是发现了一些奇怪之处。”
“那边是建造此城的材料,不是巨木,而是土石……”
“还有一种特别的三合土。”
“砌墙铺地,十分平整。”
“就是这地面……”
徐林踏了踏地面。
众人这才注意到,地面有所不同。
虽说是水泥路,然而因为货车来往不停。
又是铁皮硬木车轮,所以道路有所磨损,损毁。
但是大部分地方,都是平整的水泥路。
也有一半路面正在整修。
“三合土?”
冯关也才注意到地面。
刚才一直在看忠烈城城墙。
以及入城检查。
众人这才发现,地面很不一样。
不是青石,石砖所砌。
“这是三合土?”
“为师在工部任职,三合土可经常打交道。”
“此种铺地材料,绝不是什么三合土。”
冯关细细查看后发现。
水泥土不是他所指的三合土。
“类似三合土。”
“老师。”
徐林连忙答。
这路面,谁都能看出,不似三合土。
主要是水泥土实在太平整光滑了。
“这是水泥路。”
“水泥材料。”
“魏王殿下说了,今后大周境内,无论是道路,还是房屋,都会用水泥建造房屋。”
这时候,一位戍卒侍卫在他们身边道。
“水泥材料?”
冯关一脸惊奇。
“嗯,就是几位大人所说的类似三合土的粘合剂。”
“我们家里的打谷场,现在都铺上了水泥地。”
“……”
那戍卒侍卫又道。
忠烈城是老兵建造起来。
其中都是老兵家眷等良家子管理。
这戍卒侍卫很年轻,是老卒之后。
“诸位,前面登记的差不多了。”
“过来一起登记吧。”
这戍卒侍卫又道。
“城里为何检查登记这么严格?”
冯关有些好奇的问道。
“城中警戒等级一直如此。”
“忠烈城是军事重地,所以如此……”
那戍卒侍卫道。
被秦布衣亲自带来的一行人。
这些戍卒侍卫十分恭敬。
毕竟,秦布衣亲自带过来的人,可没有几个。
冯关等人做了登记。
领到了通行令牌。
这通行是时效通行令。
只能在这个时间段。
否则就会被巡查士兵抓起来。
忠烈城的秘密实在太多。
加上城也不小。
虽说有数千精锐守军。
但是想要安全保障其中的秘密,也只能这般严格。
冯关灯四五百人陆续进城。
城里人来人往,马车络绎不绝。
盖着遮雨油布的车辆,看不出装载了什么。
“怎么会有这么多孩子?”
看到一路的小孩子。
下到五六岁,大到十五六岁,脸上都是稚嫩之态。
而且,这些孩子,统一的衣服。
背后都有文字。
忠烈小学,忠烈中学。
“小学,中学?”
“这是在分类什么学科吗?”
冯关以为,这些孩子是被分去学习特别的经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