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心照不宣

作品:高枝难攀|作者:又见桃花鱼|分类:古言|更新:2025-05-13 13:31:26|字数:4682字

忙忙碌碌,转眼就过年了。

墨伊孕相已经基本稳定,比前些日子要精神多了,能吃能喝,做事不累。

除夕宫宴,她只带了田侧妃去。

永安郡王每年送的礼,都是大手笔,今年同样不小。

他很早就进了宫,先去了太后宫里送礼。

太后娘娘已经是盛装打扮,让人找出来首饰,跟钱向清有说有笑的呢。

听宫女说永安郡王来了,太后笑意加深,“快请他进来!”

永安郡王进门,脱掉了黑色貂皮大氅,上前行礼,说了吉利话,献上礼物。

太后又是高兴,又是感慨:“也就是你啊!这一年一年的,对哀家的心意分毫不减。要知道,人老了就没用了,帮不上别人……人家脸上是笑,嘴里是孝。可心里,未必没有怨哪……”

永安郡王坐得离太后挺近:“您老人家,想多啦!皇上就是个大孝子,子孙,谁敢不敬着您?”

“那倒也是,只是皇祖母心里头虚啊!”

“大家的事情多而已,对您的心意都是满满的。侄孙这儿孤家寡人,有些闲银子,还有大把的功夫。以后,只要您老人家有什么想法,就支使侄孙!”

“好!哀家可记下了!哎哟!瞧我……向清,快跟永安郡王请安!”

钱向清小姑娘,长得算不上很美,但打小锦衣玉食的养着,一堆人教导着。

跟在太后身边,大家也都敬着她。

所以养成了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

永安郡王进来后,她就一直站在旁上,微笑着听二人说话。

见太后提到她,才上前行礼,“向清见过永安郡王。”

永安郡王十分礼貌而又特别认真的看着她,轻轻点头:“向清姑娘……到底是皇祖母的嫡亲孙女,又是在您亲手带大的。这气度,相当的不一般。再过一两年长成大姑娘,肯定是京城闺秀的典范。”

“您谬赞了。”钱向清小脸红红的。

“她呀,只要明整理,规矩好,就行了!”太后看着她的眼神,充满了慈爱。

“这个……”永安郡王从手边拿了一个小盒。

起身走到太后身边,打开,里面是两块玉佩。

“这是偶然得着一块翡翠,奇妙的是一边是绿种,一边是黄种。找了能工巧匠,分开了。雕刻了这两块玉饰。这块绿色的,就送给向清表妹吧。另外这一块……”

他递过去,太后下意识的接过来看。

永安郡王感叹道,“侄孙这一生,在太后和皇上的提携关照下,已经很圆满了。唯一不好的,就是这性子,爱别扭。人到中年,也难改了。

好在,除了孝敬您和皇上,别的,倒也没有太多的牵挂。小十五刚进学时,性情纯真,聪明仁义,体贴人……还长得好。”

他跟太后都笑起来。

“真是打心里疼得慌啊。后来才知道,太后娘娘对他的照顾,比他生母小董贵妃还要细致。在这件事上,咱们祖孙俩,算是想到一块去了,这块黄的,就是给他留的。”

太后眼睛眨着点头,然后有些忧伤的笑着:“如今,哀家还能有什么事?风风雨雨的都走过了。看着一路繁花似锦,但回头,终是一场空。

你们都能干,有能力为自己谋划。只有小十五和向清……年纪小,又无雄厚的家世支撑。生母又娇弱……我呀,真是闭眼时,都放心不下他俩啊。”

永安郡王摇手:“您千万可别这么说,等您千秋之时,他们都长大了……生儿女育。您都能还能抱抱呢。”

太后听着心里怦怦跳,“哀家虽然不知前朝事,但并非愚钝……实话说吧,你的日子,小十五未必能过上。”

永安郡王认可点头,“侄孙与您的感受相同……侄孙在外头,这些年也没白忙活。给他们一些支撑,还是可以的。宫里嘛,还得指望您哪……”

太后自信的一笑,“俗话说: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哀家在宫中多年……就算皇后能干,但未必没哀家一席之地!”

两个人轻声细语的,说了半天。看似什么都没说,但其实什么都说了,心照不宣而已。

永安郡王出来时,在路上遇到小董贵妃,带着小十五,正往太后宫里来。

李辰,与永安郡王的感情很好,“王叔!”看到他,就笑着跑过来。

永安郡王看他的眼神,是那种说不清的情愫。

小董贵妃披着紫貂斗篷,缓步过来,上下打量着他,悄声问:“您怎么清减了这许多?”

“别担心,一切还好。”永安声音十分温柔。

“十五,你去给母妃摘几枝梅花过来,别摔着。”小董贵妃打发儿子去了路边,身后的宫女,担心十五爷摔,也都跟了去。

“别骗我,是不是不顺?”小董贵妃问。

永安郡王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子……“目前还好,不用担心。”

小董贵妃却摇摇头:“……之前,大事总是你定。但最近,我总有些心神不宁。看你现在的样子,这么憔悴……要不,咱们退一步吧。平安自保为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高枝难攀》,方便以后阅读高枝难攀第371章 心照不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高枝难攀第371章 心照不宣并对高枝难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