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封邦建国

作品: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作者:唐吉可汗|分类:历史|更新:2025-04-27 12:24:13|字数:5084字

如果可以,在座的哪一个不想称王做主,传承万代。

然而此时,他们却一个个沉默无言,只是想想而已,不敢表露。

因为他们不知道,国主这到底是在试探他们,还是真心实意。

李信这名人主,心思难测是出了名的,他们不敢冒险。

众人静默,大殿内针落可闻,没有人出声,也没有人敢出声...

哪怕是慕容步度根,这些有实力有地盘的鲜卑大王,也言观口鼻装鸵鸟。

步度根等人虽然是草原之王,对中原的道道却知之甚详,很明智的没有说话。

草原上的势力,都知道避讳,不愿开口,中原出身的将领,则更加不会冒然出声。

中原天子的狠辣,可是出了名的,他们对同姓宗王尚且狠辣,对内部异姓王的容忍度几乎为零。

这个时候,谁敢出声,说不定你口中拒绝,都有可能会被心思复杂的国主理解成,所以不出声沉默为上...

可惜众人沉默,李信却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

他先是瞥了首辅一眼,然后伸手在凉州南部,高原骚羌地区画了条线。

李信神色平静,转而询问:“凉国公,汝以为此地如何?”

“蛮荒野林,不值一提!”

“若为凉王国地,若何?”

“这!”贾诩闻言神色一震,见李信神色认真,一时不知何言。

他猜测,李信可能是真心实意的,想要给一众文臣武将,封王建国。

毕竟,有太史慈的东王在前,步度根慕容度等人复王在后...

再加上,大夏现在的军事制度,九大将军府,军政大权一把抓。

这些个将军,除了没有王号名义之外,权力与春秋时期的诸侯无异,甚至堪比战国时期的诸侯王。

这一切切的举措,和制度改革,权力分配模式,都都表明了其中深意。

说明李信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而是从心里和行动上,乃至建国之初,就有了支持臣子们,裂土封疆,开宗立国的意向...

但是贾诩生性谨慎,哪怕猜测到了李信心思,也不敢立即应下...

所以贾诩当即抱拳,一躬到底:“微臣此生,只愿辅佐共主,扫灭寰宇,一统天下!”

“至于裂土封疆,开宗立国,非吾所愿,更非所求...”

李信闻言,神色不变,只是哼声道:“若天下一统之后,国公若何?”

“若天下太平...微臣便告老还乡...”

李信瞥了眼诚惶诚恐的老狐狸,沉声道:“若天下太平,凉国公当为凉王!”

“封地千里,开疆扩土,建宗立庙,与国同修,享万世基业....”

“臣不敢!”贾诩闻言,心中极度惶恐。

这名平日里天塌不惊的老狐狸,当场伏地埋首,脊背上冷汗直冒。

哪怕明知道李信是真心实意的,但贾诩依然小心谨慎,不敢露出哪怕一丝异样心思。

看看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看看大汉的开国异姓王,那些只是加盟的王。

看看韩信,看看彭越,在看看英布,这些加盟的异姓王都不允许存在,更何况是…

李信目光闪过一抹深思,语气有些沉重:“不敢还是不想!”

“不想也不敢!”贾诩这是真心话。

“唉!”李信看其这番模样,当下上前扶起。

他面色真诚,发自肺腑道:“文和何必如此,你我虽是君臣,却情同手足,吾焉能对汝有疑...”

“以文和的才干和功绩,完全当的起王侯之称,当得起凉国之主,亦当的起凉王尊号!”

说到这里,李信面色严肃,环顾四周诸将:“吾此前有言,立诸夏而非李夏,非中原天子,更非传统的皇帝...”

“吾得大夏国主之位,全在诸位将士,诸位肱骨之臣,和兄弟舍命拼杀得来,此情万不敢忘...”

“吾不但是大夏国主,亦是诸夏共主,而诸夏伟业,需要天下人杰,一同开拓…”

“今日信便在此立誓,诸夏荣光,信不会一人独享,诸夏之光,当照耀天下,照耀在每一个为之奋斗的人杰身上…”

“待到中原一统,天下太平,必是尔等封王建国,沐浴诸夏荣光之时....”

“国主,臣等不敢...”在场文武闻言,当场跪倒一半,要伏地叩首。

“糊涂!”李信及时喝止,而后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道:“尔等不敢,难道要逼着吾做那狡兔死,走狗烹之举?”

“臣等死罪....”王雄潘豹等曾经的汉军边将,更是肝胆一颤,更加小心。

“唉!”望着一众小心谨慎的文武,李信心中无奈。

这些人是被大汉的思想毒害的太深,压制的太厉害,以至于弄成现在这般,唯唯诺诺的模样。

想到这里,便更加坚定了李信搞分封诸王,广封诸侯的决心。

李信当下不管众人何想,直接抽出利剑,当下在舆图上画了九条线:“吾李信要做的不是中原皇帝,不是皇权天子,而是诸夏共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第88章 封邦建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第88章 封邦建国并对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