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父子相逢

作品:三国之季汉演义|作者:遥寄云书万里|分类:历史|更新:2025-09-07 03:03:16|字数:8048字

牂牁郡,关岭县。

年前刚刚升任县令的杜尹,说不出来的意气风发。

虽然这个官对于京兆杜氏出身的他,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只要他愿意,随时都能在曹魏出任两千石以上的官员。

但这个县令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京兆杜氏的牌子在大汉一点都不好使。

这个官是他真正意义上凭借着自己的本事,一步一步做上来的。

是靠着自己的才学和努力,而不是自己的家世和出身!

对于靠自己努力得来的东西,人们总是格外的珍惜。

杜尹自然也不能例外。

大汉是不允许官员怠政的,更不允许官员清谈。

这种做法虽然让刘谌被基层官员所诟病。

但带来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能者上,庸者下。

让那些真正愿意做事的人,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大早,杜尹便来到县衙开始署理政务。

如今已经秋收完成,最重要也是最当务之急的事情就是将本县的所有赋税全都解送至汉中。

朝廷已经夺取了陈仓。

出身名门的杜尹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陈仓一失,司马攸将再也没有和大汉对抗的资本,等待他的除了灭亡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

但越是到这个时候,越是不能松懈。

朝廷北伐的国策是要保证把已经打下来的每一寸土地都实实在在的变成大汉国土。

那这就意味着朝廷要付出比以往更大的代价来安抚所占领地方的百姓。

所以后勤保障就成了重中之重。

这也是朝廷三令五申的事情,决不允许有半点差池。

只是偶尔在忙完政务后,静下心来的杜尹,也不得不为自己的父亲感到担忧。

父亲对于司马攸有多重要,杜尹比谁都清楚。

这也注定了父亲无法在这件事中独善其身。

可东有司马炎,西有大汉。

陈仓一失,那局面甚至还不如当初只剩下益州的大汉。

司马攸根本挡不住的,如此一来,父亲又该何去何从?!

杜尹曾尝试过给家里写信,但全都是泥牛入海,至今没有任何回复。

摇了摇头,把这些繁杂的思绪从脑子里甩走。

他起身吩咐道:

“来人,备车。”

“随本官前去巡视水利!”

益州多山川,秋季过后又是多雨季节。

很容易引发山洪。

虽然早年间朝廷兴修了不少水利,但一场山洪下来,往往就意味着河道淤堵。

就得赶紧征发徭役清理河道,一刻都耽误不得。

否则下一次山洪到来,可就不是河道淤堵这么简单了。

坐上牛车,杜尹开始沿着河道巡视。

好在平日里这些事情本就十分重视,所以杜尹一路检查下来,也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

就在杜尹继续沿着水利设施探查的时候。

忽然有属下悄悄的来到杜尹的身边,小声说道:

“杜县令,前面发现一队兵马,护送着一个人正在查看水利。”

“下官猜想,会不会是朝廷暗中派下来的人?”

听到下属的话,杜尹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从兴汉二年开始,朝廷就会时不时的派人下来视察,美其名曰:“巡视”。

其实这件事在大汉并不稀奇。

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有这样的事情。

这些人后来被叫做刺史,并在乱世成为一方诸侯。

但大汉如今的巡视人员和之前的又有所不同。

往往地方官员发现这些巡视人员的时候,对面已经把该挑的毛病全都挑完了。

并且已经准备返回朝廷上报。

而且地方官员很少能和这些巡视人员搭上话。

至于想让他们手下留情,那就更是想都不要想,因为他们挑出来的刺,就是他们的政绩。

全指着这些东西升官呢!

未来是什么样,谁也说不好,但现在的这些巡视人员,一个赛一个的不近人情。

大汉眼瞅着就要光复,不会再局限于益州一隅之地。

若是没有足够的政绩,将来有什么资格登上更大的舞台?

不过在最初的震惊过后,杜尹反而把心放了下来。

虽然自己这个县令才当了不到一年,可自己县曹的位置上,可是干了好几年。

本县一应事务熟稔于心,平日里也不曾懈怠。

只要巡视人员不是故意挑刺,杜尹根本不怕对面到来。

下属话里的意思很明显是想让杜尹上去对巡视人员示好,说不定能让对方手底下稍微松一下。

但杜尹却不屑于这么做,自己堂堂正正做官,勤勤恳恳做事。

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地方百姓,都能做到问心无愧。

若是真因为自己不向对方示好而遭对方穿小鞋。

杜尹也不是不敢挂印而去!

摆了摆手,杜尹准备调转牛车返回县衙。

可就在随从准备调转车头的时候,杜尹又再次抬手制止了随从的动作。

因为下属官员嘴里说的那个巡视人员已经走进了杜尹的视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之季汉演义》,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季汉演义第558章 父子相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季汉演义第558章 父子相逢并对三国之季汉演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