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闻言脸上一阵阴晴不定。
在此之前他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投降蜀国。
二哥和侄儿皆死于蜀汉之手。
自己和大哥坐镇上庸多年,和蜀汉对战多次。
双方早就有血海深仇,这种情况下他如何能够投降蜀汉。
就算自己愿意投降,蜀汉那边愿不愿意接收自己?
看到胡广脸上露出的犹豫之色。
文鸯又给他加了一把火。
“你知道我是怎么投降大汉的吗?”
“我在冯翊为司马炎拼死拼活的打仗,并且生擒了司马攸送回洛阳。”
“岂料那司马炎为了篡夺曹氏江山,硬要把司马攸说成被他擒获。”
“如此一来,我自然就成了这个谎言里最大的破绽。”
“只可惜,司马炎终究还是小看了我,让我成功逃出洛阳。”
“也幸得大汉皇帝仁厚,不计前嫌收留了我。”
“才有了如今的我站在你面前的局面。”
“上庸乃中原门户,如今粮草断绝。”
“你觉得你跟你大哥还能撑多久?”
“你觉得你跟你大哥丢了上庸,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文鸯的话像一根根钢针一样,刺进胡广的心里,刺得他胸口生疼。
司马炎确实是用生擒司马攸,夺取长安为由改朝换代的。
至于长安为何没能拿下,司马炎自有他的解释。
至于文鸯。
一个武将,居然摇身一变变成敌国大将,并且出现在自己国家的腹地。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并且胡广心里很清楚,从朝廷不发援兵的那一刻开始,他和大哥就成了朝廷的弃子。
胡广也很清楚,现在的上庸是靠什么在守着。
靠的不是城中士兵的战斗力有多强,靠的是后方源源不断输送过来的物资。
换句话说,他们是在以一州之地对抗蜀军。
现在有文鸯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粮草能够送到上庸。
没有粮草,上庸根本就守不住!
既然如此,还不如早点给自己和大哥谋一条活路。
至于二哥和侄儿的血海深仇,战场上刀枪无眼,生死本就是常事。
想到这里,胡广抬头说道:
“好,我愿意帮你们夺取上庸,但你一定要保证我和我大哥的安全!”
听到胡广的话,文鸯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好,只要你和你大哥真心降汉,我就能保证你们的安全!”
别看文鸯手底下只有一千多人,但是文鸯却一点都不害怕。
当年自己带着几十骑就敢冲司马师的中军大帐,现在手握千余兵马,区区一个上庸,有何去不得?
定下主意之后,文鸯便换上晋军装束,和胡广一起前往上庸。
数日后,文鸯带着麾下兵马和胡广一起到达上庸城下,并顺利骗开上庸城门。
然而汉军和晋军终究还是有差别,他们被守城士兵看出了端倪。
守城晋军当即就命人关闭城门。
文鸯见状跃马上前,刺死几个把守城门的士兵。
其余晋军见状大惊,一边组织人手夺回城门,一边赶紧派人去向胡奋求援。
文鸯一人一马,如同一尊杀神一样拦在城门处。
替身后的汉军士兵争取时间。
等到身后汉军士兵赶到,顺利接管了城门口。
文鸯才带着麾下士兵杀入城中。
此时的上庸在胡奋的改造下,基本上已经变成了一座军事堡垒。
所有的男丁全都被充作兵士,就连女人也都被充当搬运物资的民夫。
可是在杀神一般的文鸯面前,仅仅只是稍作抵抗便化为鸟兽散。
文鸯辨别方向后,便立刻朝着南门杀去。
与此同时,胡奋也收到了敌人杀入城中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胡奋不由得大吃一惊。
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弟弟会投敌。
但此时已经不是计较胡广投敌的时候。
胡奋很清楚自己能守住上庸,除了靠重赏外,更重要的还是这高大的城池给了城中百姓安全感。
才让他们甘心受自己驱使。
真要是让城里乱起来的话,那城中防御会顷刻崩塌。
城中不稳,城防必失!
好在杀入城中的人并不算多,只有千余人左右。
胡奋当即下令,调五千兵马,先将敌人围起来,然后再将其消灭。
但仅仅只过了两刻钟,便有人回来。
用满是惊骇的语气告诉胡奋,他派出去围剿敌人的那五千士兵已经被杀散了。
听到这个消息,胡奋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
这五千士兵虽然不是精兵,可也是经历这么长时间战争存活下来的。
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不是等闲之辈能比的。
现在居然被一千出头的敌人给杀散了?
胡奋立刻又派五千兵马前往,这一次胡奋甚至还调用了一百重甲兵。
但是又只过了半个时辰,他就又一次接到败报。
五千兵马又一次被杀散,一百重甲兵更是死伤大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