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南海城外一片火光涌起,星星点点,一望无际。
数不尽的叛军如同潮水一般,自黑暗中涌出,他们高举着残破的旗帜,穿着破烂的衣衫,嘴里呼喊着:“弥勒降生,明王出世,救苦救难”的口号。
可面对如此规模庞大的叛军进攻,城头上的守军以及城外四处建设营垒的军队没有丝毫的慌张。
薛虹脱下了身上显眼的官服,换上了一身铠甲登上了城墙开始观望敌军的第一轮进攻。
古代的攻城战可不是想象中的把城门一关,然后站在城墙底下放箭就行了。
拒城不出那只是最后的抵抗。一旦到了这一步,那距离城破也就不远了。
一般情况下,攻城的手段就那么几种,梯子、攻城锤、堆土山。
或者围而不攻,里应外合等等。
就白莲教的情况而言,想要围困广州府这几座城池不太现实。
因为广州府提前坚壁清野,把吃得东西全收回几座城里了。剩下来不及带走的也就地焚毁了。
所以就算是被困在城里二三个月,也没多大问题。
但白莲教可撑不住二三个月的时间。
广州府目前当地兵力三万,加上薛虹带过来的湖广两万府兵,还有四千京营精锐。
加起来还不到六万人。
六万人和四十万拼粮草消耗,谁先扛不住这点毫无疑问。
不过,薛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和对方浪费那么多的时间。
五万府兵,四千京营精锐,打区区四十万白莲教众,这点自信薛虹还是有的。
只不过薛虹想要将损伤降到最低罢了。
薛虹不慌不忙的下达命令:“打开四方城门,带上猛火油冲杀出去,将所有的云梯攻城锤全部捣毁。城墙上弩箭交叉轮射掩护。
注意,出城的将士们不可恋战,捣毁目标后便撤回城中。”
早在薛虹刚到南海城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部署。
五万府兵分别驻守在周围几座城池中,相互照应,薛虹本人坐镇南海城居中,统领府兵三万、京营精锐四千统筹全局。
剩下的两万府兵分别驻守在四周几座小城中,时刻等待薛虹的命令。
南海城规模不算小,就是这城墙的防御力不怎么好,和北方的城墙根本没得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南方沿海基本上没有什么防御力够高的城池,这是常识,也是历史因素导致的。
如果换成北方的城池,薛虹放开了让对方攻,也绝对攻不进来!那城墙厚的,一般的大炮都轰不开!
随着薛虹的命令下达,南海城中各处门户迅速冲杀出去一队队士兵。
这些士兵目的明确,直奔一座座攻城设施。
而城头上箭如雨下,替城下捣毁攻城器械的友军缓解着敌军的人数压力。
所有士兵牢记薛虹的吩咐,他们背着一袋子一袋子的猛火油,直接浇在攻城器械上,然后火把一扔。火光瞬间冲天而起。
攻城锤的情况不太一样,攻城锤的锤头锤身经过处理,上面还包上了铁。一时半会很难烧光。
可攻城锤这玩意特别重,只要把轮子卸了,然后把架子锯了,那就是根死木头。
你牛逼你让人扛着攻城锤往城下冲一个我看看!!
滚木礌石、金汁给你们喂到饱!!
所有士兵捣毁目标后,立刻调转方向,往城下冲杀过去。
薛虹站在城墙一处不起眼的角落看的清清楚楚,整个过程中白莲教的叛军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蒙蔽状态。
攻城器械就那么大大咧咧往城下推进,周围连个保护的队伍都不存在。
甚至明军往攻城器械冲锋的时候,都并未碰到什么阻力。
攻城器械被焚毁,第一轮的进攻已经变的毫无意义,叛军开始慌乱的撤退。
薛虹目测了一下,对方这一轮进攻最少死伤了近两千号人。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两军作战,杀敌千人就可以称一句大捷了。
可这一仗敌军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光是第一轮冲锋攻城的,恐怕就有二三万人。
而且又都是没有经过训练,没有统一指挥的散兵游勇。
所以能打出这个人头数,很正常。算不上什么大捷。
“等等,这几天,白莲教叛军有用过火器攻城吗?”薛虹看着城外正在燃烧的云梯忽然想起来一个问题。
“回大人的话,敌军并未用到火炮。不过……下官等人也不敢说对方到底有没有。”
薛虹眉头一蹙,思索片刻后下令:“立刻派人到城楼设桌案,立草人,着本官官服,竖起大旗。
另有,通信给四面城墙负责将领。若城楼被轰塌不必惊慌,本官无碍,乃设饵诱敌。
指挥使唐赢何在?”
唐赢连忙站了出来:“下官在!”
“你辖部队中可携带新式火炮?”
“启禀大人,属下营中携有新式虎鐏炮五门,可击三百步,炮弹五十发。
另有由徐光启大人改良后的轰夷大炮两门。可射一千二百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