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大国风范

作品:大郎别怕,我有挂|作者:神马呀1|分类:历史|更新:2025-05-01 07:31:45|字数:4488字

当大理国被明军占领的消息传至汴京城时,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平民百姓,都面露喜色。

朝廷大臣们高兴自家大明帝国版图又扩充了万里之地,可治理之地又增加了不少。

而百姓们除了为大明帝国日益强盛而欢庆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购买了四海钱庄发行的战争券,毕竟自家帝国大获全胜,购买战争券必然会带来丰厚的利润。

皇宫中的武植自收到武松详尽的奏报后,得知自家大军能够顺利拿下大理国,其中大理国国主段正严决心归顺起到了关键作用,此举功不可没。

因此,武植也不吝啬,当即写下诏书,册封原大理国国主段正严为安南侯,准许其爵位世袭罔替。

段正严在阳苴咩城收到武植的册封诏书时,他与一众臣属欣喜若狂。

原本他心中以为大明皇帝顶多封自己一个低等爵位,让自己当个富家翁便罢了,却未曾料到,竟封自己为侯爵。

要知道,在大明帝国,侯爵之位象征着顶级权贵。此时的大明,疆域广袤无垠,国力繁荣昌盛,武力强大无匹,周边各国与之相较简直天差地别。

能在大明获封侯爵,其身份地位可比偏居一隅的小国国王尊贵太多。因此,段正严和一众臣属彻底归心于大明。

段正严听闻大明军队即将继续向南攻伐交趾李朝与蒲甘王朝时,他主动请缨,在大理境内积极招募人手。并将原本大理国的士兵聚集起来,打算率领他们跟随明军一同出征。

武松见段正严召集来的三万大理士兵,欣然同意段正严率部跟随明军一同进攻交趾李朝和蒲甘王朝。

不仅如此,他还从明军将领中抽调了一部分将校,编入这支军队,让他们协助段正严统军。

段正严见状,脸上非但没有露出不悦之色,反而满心欢喜地接纳了前来任职的明军将校。

段正严身为曾经的大理国国主,即便大理国政权长期受高氏把控,却依旧有着较高的政治觉悟。

他心里明白,此番召集的士兵皆为原本大理国的将士,若仅由自己一人统领,明军将领势必会心存疑虑。

故而,对于武松派遣将校前来任职,他表现出了极高的欢迎态度。唯有让大军中有明军将领参与统帅,方能使大明彻底安心,同时也能彰显自己对大明忠心。

武松与众将在大理休整一月后,便开启了针对交趾李朝和蒲甘王朝的战事。经过商议,明朝大军兵分两路。

其中,吴玠、关胜与段正严等将领统率八万大军,向交趾李朝进发。出兵理由为:段正严已获大明朝册封为安南侯,而安南之地位于交趾李朝境内,且交趾自汉朝起就隶属于中原王朝,此次出兵旨在让段正严这个安南侯名实相符,并且让交趾重归中原王朝。

这般牵强无理的出兵缘由,让交趾李氏王朝听闻后暴跳如雷。

然而,“拳头大就是硬道理”,面对明军的进攻,心有不甘的李氏王朝决意奋起反抗,赶忙组建军队,用以抵御明军的攻伐。

另一路大军,则由武松亲自率领方杰、庞万春、吕师囊等一众将领,集结十万大军杀向蒲甘王朝。此番出兵的理由,乃是为了追杀从大理国逃窜至蒲甘王朝境内的高氏残党。

当蒲甘王朝的国王得知大明军队竟为了追杀数百个逃入本国境内的高氏族人,就出动十万大军踏入自己的国土时,惊得瞠目结舌。紧接着,又被明军此举的“无耻”行径气得火冒三丈。

可蒲甘王朝国王思及自身王朝,虽地域广袤,然而国力较之原本的大理国尚且不及,更遑论已然覆灭大理的明军。

无奈之际,他赶忙遣人同明军将领交涉,诚恳表明定会派人搜寻高氏一族,一旦寻获即刻送交明军,恳请明军宽限时日。

但此次明军出兵蒲甘王朝,目的便是将这蒲甘王朝纳入大明版图,又怎会给蒲甘王朝抓捕高氏一党的时间呢?

倘若真让蒲甘王朝擒获高氏众人,那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因此,武松等一众将领根本不理会蒲甘国王派来交涉之人,率领大军径直杀向蒲甘王朝的各个城池。

蒲甘国王见明军这般行径,只得打消心中那一丝侥幸,着手组织兵力,试图抵挡明军的攻势。

此时的武松,对待这些外邦之人可不像攻伐大理时那般手下留情。每抵达一座蒲甘王朝的城池,便令随行大军推出攻城利器——红衣大炮。

一轮炮击过后,蒲甘王朝境内的任何一座城池,其城墙皆难以承受这般摧残,瞬间被击垮。随后大军压境,迅速将城池攻占。

另一路,由吴玠、关胜等率领攻伐交趾李朝的大军,同样进展迅猛。此次征伐交趾,他们也携带了大量的红衣大炮。

面对这堪称跨时代的攻城利器,交趾李朝的城池无一能阻挡大明军队进攻的脚步。短短一个月,便攻占了李朝的王都升龙城。

两路大军历经三个月的征战,终于将蒲甘王朝与交趾李朝尽皆纳入掌控。至此,大明此次出兵西南的战略计划完美收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郎别怕,我有挂》,方便以后阅读大郎别怕,我有挂第372章 大国风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郎别怕,我有挂第372章 大国风范并对大郎别怕,我有挂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