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腊国的武思君听到自己的弟弟已然率军为大明开疆拓土,他又怎会甘愿落于人后?
历经数年治理,他麾下此时已坐拥近十万大军,很快将目标锁定在了波罗王朝和朱罗王朝。
起初武思君凭借麾下战士的骁勇善战与精良装备,迅速攻占波罗王朝大片领土。
然而随着战事不断推进,波罗王朝携手朱罗王朝共同抵御武思君的进攻。至此,战局逐渐陷入僵持之态。
见自己大军受挫,武思君祭出终极大招——摇人,他派人快马加鞭将一封求助信传至北京,武植见儿子求援,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他思忖着京师之中尚有几位已具备封王外放条件的子嗣,最终决定派武明逸,以及与武思君一母同胞的武明坤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支援。
既然已然派人支援武思君,对于另一位正在征战的子嗣李凌霄,武植自然不会厚此薄彼。
旋即,他派遣自己与李师师、李明珠二位女子所生的其余四个子嗣——武明玉、武凌锋、武凌云、武明星,统率二十万大军奔赴西域,助力李凌霄作战。
得父亲所遣援军助力,神武历十三年,武思君、李凌霄等八位皇子先后将塞尔柱帝国、花剌子模、波罗王朝、朱罗王朝等国尽皆覆灭。
大明的疆域因而扩充了数万里之遥,与欧洲大陆的两大强国——拜占庭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接壤。
这两大帝国对与之相邻的大明帝国暗自警觉,忧心自身安危。它们经多方打探,得知大明帝国热衷对外征战、灭国,唯恐自己成为下一个目标。于是两大帝国相互联合,纷纷派遣重兵驻守在两国接壤的边境线上。
李凌霄、武思君等八位皇子,面对眼前这两大强势帝国,并未轻举妄动,而是选择进行整军休整。
神武历十五年,一条横贯亚欧大陆、自大明京师径直通往原塞尔柱帝国首都巴格达的铁路宣告建成。
在铁路的贯通下,大明腹地的物资能畅通无阻地输送至前线。有了充足的后勤保障,李凌霄、武思君等八位皇子迅速挥师西进,将进攻矛头指向欧洲各国。
拜占庭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作为欧洲大陆的两大强国,率先遭受冲击,战争的硝烟瞬间在两大帝国的边境线上燃起 。
欧洲各国面对大明的疯狂进攻,人人自危,在两大帝国的主导下,他们迅速联合起来组建兵马,与大明八位皇子所率的军队展开激烈抗争,双方在欧洲大陆上掀起了连天烽火。
神武历十八年,历经三年交战,虽说大明一方成功覆灭拜占庭帝国,可大明一方亦是损失惨重,连武凌云、武明星两位皇子都战死沙场。
消息传至大明京师,武植望着李师师与李明珠二位女子泪眼婆娑之态,心中亦是悲恸万分。
此刻的武植虽年近五旬,凭借一身高深武艺,非但毫无衰老之态,体魄愈发健硕,脸上不见岁月的沧桑,看上去宛如三十余岁的壮年之人 ,精气神十足。
为了替自己的子嗣报仇雪恨,同时一举荡平欧洲各国,武植决定亲自出征。他任命自己与李清照所生的嫡子武承乾为监国太子,留守大明。
而他本人则率领岳飞、韩世忠、刘锜等一众青壮将领,统领百万雄师,乘坐列车,横跨亚欧大陆,杀向了欧州列国。
为了让太明的权利交接平稳,以及让武承乾坐稳太子之位,武植还将大明境内此时已成年的皇子,包括他和居住在万寿宫内的赵佶遗孀郑皇后、乔贵妃、张贵妃、韦氏、安妃等众女所生的十几个成年皇子,一并带在身边随军出征。
欧洲各国面对大明倾尽全力的攻势,根本无力抵挡。在武植与众多将领及皇子的率领下,一百多万大明将士兵分多路,向欧洲大陆上尚在顽抗的国家展开进攻。
神武历十九年,大明军队成功覆灭欧洲又一强国——神圣罗马帝国,并占据了罗马城。
随着神圣罗马帝国的覆灭,欧洲残余各国愈发难以与大明军队抗衡。终于,历经又两年的征战,至神武历二十二年,大明成功将欧洲大陆上的各国尽数覆灭,从而占据了整个欧洲大陆。
此时大明虽已成功占据欧洲大陆,但欧洲各国旧有势力并未就此销声匿迹,众多残余分子隐匿于民间,时常发动针对平民的暴力袭击。
为使欧洲大陆彻底归化于大明统治,战争结束后,武植放弃即刻班师回朝的计划,选择坐镇欧洲罗马城,亲自指挥大局。
一方面,他调遣大明军队对各国残余势力展开全面镇压;另一方面,积极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举措,对欧洲这片广袤地域进行妥善治理。
此外,为嘉奖在征伐欧洲大陆中有功的众多皇子,武植在欧洲实行分封制度,将欧洲大陆部分战略要地分封给此次有功的十几名皇子,让他们各领一方,进而巩固大明在欧洲的统治根基。
神武历二十八年,历经武植于欧洲大陆数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初步荡平境内的反抗势力。至此,欧洲大陆的百姓也逐渐适应了大明的统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