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工业中,虽然存在某些方法可以将轻组分通过催化重整等方法转化为更重的烃类产品,但这些方法并不是真正的“反向合成”。
如果想要依次得到各种工业的源头原料,光靠那些重整的产物可远远不够。
……
相关的技术也是第一时间通过相关人员,传递给了现世和星海边缘部。
毫无意外的,这项技术更适合在现世中推广开来。
因为这种精炼设备是利用生物质作为原料,相比于传统的化石燃料提炼,它的碳足迹可能更低。
它不需要让生物质被地理作用的颠覆埋在地下万亿年。
不需要让曾经的霸主恐龙被填埋之后,一直到了现代人类社会,才能“重见天日”。
生物质来源多样,而且涉及到木材和植物这些可再生的东西,就能够显着降低对矿物资源的依赖。
对于资源贫瘠的地区来说,如果没有天然坐拥矿藏的话,能够将来源相对广泛的生物质能量,马上转化为化合燃料,也是一种绝对的惊喜。
更加令人在意的是,精炼设备这东西被定义为生产机器。
既然是机器而非厂房或者生产组和厂区,那么就有着一个显着的优点。
那就是基础建设要求较低,空间占用也不高。
如果密铺和组阵的话,即便是地域没有那么广阔的国家或者小县城,也可以轻松建厂,组成一个日吞吐量巨大的化合燃料产出厂区。
但是麻烦的是,这东西是作为地下基地,门扉后面的机器而诞生的。
它并不是考验后的科技反馈,如何将这样一个小小的只有三个缸体的机器的原理解析清楚,恐怕难度不小。
而且,放在现世中都是优点,不代表放在陆九渊小同志这边也是优点。
产物过于纯净,缺乏多样性的问题已经被有机专家分析过了。
缺乏重油和大分子,这意味着它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石油。
其次需要考虑的,就是原料的能源密度低,效率差的问题。
通常来讲,生物质的能量密度普遍低于原油,这意味着在大规模工业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可能需要消耗更多的原料来达到相同的效果。
蓝星的炎夏,人口数量巨大,可利用的资源多,光是日常生产的厨余垃圾,农田收获后的秸秆,亦或者各种饲料肥料鲜花食品生产的地方,所谓的残次品和垃圾,都是一大笔生物质能量。
在初期,炎夏大可以先从小规模的精炼设备开始,利用本身积极构建的垃圾分类项目和清理清洁的保障,来进行进行小规模的化合燃料生产。
说不定还可以同正在积极繁衍和研究的爆炸羊的项目联合起来,将国际的油气资源乱象和高价彻底绞杀。
但是在异宇宙的异星球,起步不算久的他们,生物质的收集和生物质垃圾的产出就没有那么夸张了。
也就是说,他们如果想要积极投入使用的话,肯定不能靠营地里面这些人的生物质垃圾产出来作为原料供应。
他们需要主动地去割草和伐木。
尽管大多数植物,只要满足了被人类种植的条件后,就可以爆发出来比白羽鸡还要速成的生长速度。
但是同样的,其生产和采集过程还是会受到季节性、气候变化和土地使用限制的影响。
生长速度是快了,各种肥料的补充也需要快。
否则的话,土地的大片贫瘠化就是他们的结局。
这还是拥有速成植物/作物的前提条件下的推算。
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份速成的供养,却还要积极维持住对化合燃料的产出的话,面临的很可能就是整个地块的全面砍伐。
一旦进入土地荒漠化或者土地贫瘠化的区间,生物质资源可能就会永久落入不足以满足持续的能源需求的情况。
“什么两头堵啊!”
现世中需要这东西,但是这东西却不是考验的奖励。
将之理解和复刻到现世是需要时间和面临很多挑战的。
这里姑且可以需要这东西,但是以目前的人手和技术,却仅仅只需要生产一点点供能的存储就完事。
真正所关心的原油工业,还是迟迟不能启动。
如果他们拥有一个合适的外部环境的话,大可以保持一个研发与进口结合,通过与其他先进势力的合作,逐步实现从简单的生物质精炼到更复杂的石油提炼技术的过渡。
对于一个技术较为原始的势力来说,通过分步引入技术、利用本地资源和获得无法拥有的资源是很正常的。
用一个可以初步生产的化合燃料生产体系,逐步向石油工业的完整链条过渡,并加强研发和国际合作,最终实现能源方面的独立,与庞大原油工业的工业化实现的目标,才是正常的思路。
但是可惜的是,这里的高科技势力,完全不在乎所谓的生产链和“低端科技”。
除了尘埃边缘这样的外来者势力可以尝试接触一下之外,最有可能带着他们攀升科技的帝国人反而就像是一个已经遗忘了一切内部原理的黑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