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三枚纪念章!

作品:让你做寻亲节目,你做等着我?|作者:冰封的暴风大剑|分类:都市|更新:2025-01-20 04:09:22|字数:4200字

这一枚,因为损坏得太过严重。

李阳实在有些不知该如何描述,于是便将其放回到了李勤忠老人的手上。

但老人,又抬手,颤颤巍巍地递上了一枚。

这一次,是一个圆形,浮刻着红星的徽章。

上面,还有一行小字,写着【抗米战争纪念】。

类似的形制,在之前那几位老兵展示收藏时,已经出现过好几次了。

台下的观众们,都无比熟悉。

但不论见过几次...

这东西所蕴含的光辉,都令人感到格外沉重。

纪念章一共三枚,被整齐地摆在红色布包上。

在头顶舞台灯光的映照之下,显得极为华丽。

而李勤忠老人,也用自己略显沙哑的嗓音,缓缓讲述起了往事:

“大概是五三年,或者五四年吧。”

“那个时候,我还很小。”

“当时我们村里,来了好多好多...”

“从抗米战场上,回来的志愿军。”

“我们村里面,几乎所有能住人的地方,都住满了。”

“我今天来找的这一位呢,名字叫郭静华...”

说起往事,老人的面相,都仿佛变得年轻了起来。

他低着头,望着被踩得锃亮的地面,一边回忆着,一边说道:

“我还记得。”

“每到吃饭的时间,郭静华他就提着一个部队里发的那种小桶。”

“大概这么大的一个小铁桶。”

“提着那个的东西,就去村里打饭。”

“当时,他吃什么,就给我们带回来一点什么。”

“当时在一块儿,处得特别亲密,简直像一家人一样。”

说着,李勤忠老人的脸上,还浮现出了宛若孩童般天真无邪的笑容。

而李阳也稍稍凑前一些,开口问了起来:

“当年这位名叫郭静华的战士,比您大多少?”

“他大概多大岁数啊?”

李勤忠老人缓缓抬起头来,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便开口说起:

“我记得,他应该是二十几岁。”

“挺年轻的。”

“但那个时候...”

“他在我的印象里,是个高高大大的人。”

“我估计他那个时候的身高,应该在一米八五左右。”

“身形特别魁梧,又高又壮。”

“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

“每次和我们聊事的时候,还没开口,就先笑起来了。”

光是听李勤忠老人的讲述,许多人便已经在脑海里构思出了一个面容和善的年轻小伙的模样。

李阳随之,继续用问题引导起了话题:

“那,当时的他,和他的那些战友们,一共在您当初那个村子里住了多长时间啊?”

李勤忠微微仰着头,似乎是在思考。

但片刻后,就淡定地点了点头,开口回应:

“差不多几个月。”

停顿片刻后,他便缓缓讲起了当初的故事: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

“我母亲就拿出来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盒子。”

“叫我和我妹妹过去看。”

“然后告诉我们说...”

“郭静华他们走了。”

“走的时候,就交给我这么一个小盒子。”

“说希望替他保管好...”

“没有想到,这一保管,就保管了快七十年...”

按照李勤忠的描述,李阳渐渐也拼凑起了故事的原委。

当时,郭静华一行人离开。

李勤忠老人的母亲,不知道他们究竟是第二次跨江作战了,还是跟着部队,去了华夏的其他地方支援建设...

老母亲当时心想,这是别人委托我们家保管的东西。

所以一定要给人家保管得好好的。

等哪天,这支部队再经过此处。

就能把这东西亲手交还给他们。

在李勤忠老人的记忆里...

老母亲用红布,把这个存着纪念章的子弹盒包了起来。

还专门用针线缝上,缝得整整齐齐。

他们这些小孩子,压根就不知道这里面装的究竟是什么。

只记得这块布上,用钢笔写了字。

写着郭静华的名字,还有甘州两个字。

至于其他的东西...

因为年代久远,他早已忘记。

而这块红布,也早已褪色,看不出原来的字迹了。

当时年纪小,李勤忠老人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他就和母亲一样,一直在家里,等着郭静华哪天回来,再把它取走就是了...

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明天与意外,谁也不知道谁会更早到来。

因为生活中的原因,李勤忠一家,还是没能一直在那个村子里待下去。

舞台上,李勤忠老人将双手放在膝盖上。

缓缓地开口说道:

“我们搬了两次家...”

“搬家的时候,每一次搬家都要整理东西。”

“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把这个盒子拿出来。”

“母亲看着这个盒子,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让你做寻亲节目,你做等着我?》,方便以后阅读让你做寻亲节目,你做等着我?第173章 三枚纪念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让你做寻亲节目,你做等着我?第173章 三枚纪念章!并对让你做寻亲节目,你做等着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