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联系了安徽的一家自行车赛事组织方:“您好,想跟您打听一下,你们在组织比赛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位叫阿俊的人?他对自行车改装很厉害,经常沿着长江沿岸骑行。”赛事组织方工作人员回答:“没什么印象呢,不过我们这儿举办的比赛多,接触的人也杂,我可以问问其他同事。”
小孙联系了一圈后,暂时没有收获。这时小李联系到江苏的另一个骑行俱乐部,俱乐部的一位负责人说:“阿俊啊,我好像有点印象。之前有个骑行爱好者来我们俱乐部交流过自行车改装经验,听他说他经常组织长江沿岸的骑行活动,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阿俊。但我不知道他具体在哪,你可以问问经常在长江沿岸组织骑行活动的老陈,他可能知道。”
小孙赶紧联系老陈,小孙客气地说:“陈大哥,您好,我是寻亲节目组的,我们在找阿俊,听说您对长江沿岸的骑行活动很熟悉,您知道阿俊在哪儿吗?”
老陈想了想说:“阿俊啊,我知道。他前段时间在南京浦口那边组织了一场大型的长江沿岸骑行比赛。现在他可能在扬州,在筹备下一场比赛呢。你去扬州的骑行圈子里打听打听,应该能找到他。”
寻亲团队立刻前往扬州。到了扬州,他们先去了当地最大的骑行俱乐部。小孙对俱乐部的工作人员说:“您好,我们在找阿俊,他在筹备骑行比赛,对自行车改装很精通,您知道他在哪吗?”
工作人员想了想,说:“阿俊啊,他这两天应该在瘦西湖附近的一个自行车改装店里,和老板商量比赛用的自行车改装方案呢。你去那儿看看吧。”
寻亲团队赶到那家自行车改装店,一进店,就看到一个年轻人正和老板热烈地讨论着什么,此人正是阿俊。
小孙走上前,问道:“请问您是阿俊吗?”
阿俊转过头,疑惑地看着他们:“我是,你们是?”
林先生激动地走上前:“阿俊,我是林 XX 啊!这么久没联系,可算找到你了!”
阿俊先是惊讶,随即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林哥!真的是你!你怎么找到这儿的?这些年你咋样啊?”
林先生笑着说:“找你可不容易啊,多亏了寻亲节目组。家里的事儿处理完了,就一直想找到你。我这些年还行,就是忙家里的事儿,好久没骑车了。你呢,骑行比赛组织得咋样?”
阿俊兴奋地说:“还不错,组织了好几场大型的长江沿岸骑行比赛,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改装自行车,每次把自行车改装得性能更好,都特别有成就感。林哥,你这次找到我,以后咱们又能一起骑行啦!”
林先生笑着点头:“好啊,我也正有此意。这几年没骑车,手都痒痒了。”
两人开心地分享着这些年的经历,寻亲团队看着这一幕,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随着林先生和阿俊重逢的故事播出,寻亲节目在骑行爱好者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更多骑行爱好者希望通过节目找到失联的伙伴。这一次,节目组收到了一位叫周女士的求助。
周女士满是期待地说:“我要找我在绘画兴趣班认识的朋友阿琳。我们一起学画画,互相交流绘画技巧,还一起参加过一些小型画展。后来她为了追求更高的绘画造诣,去了北京进修,我们约定等她回来一起办画展。可她去北京后,一开始联系还挺频繁,慢慢地联系就少了,最后失去了联系。我只知道她进修回来后,可能在某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城市发展,继续从事绘画创作,她擅长油画,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和西方油画技巧,在我们那个小圈子里很受赞赏。”
寻亲团队成员小赵说:“周女士,您别急。像北京、上海、杭州这些城市艺术氛围都很浓厚,我们先联系这些城市的艺术院校、画廊以及画展组织方,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您再仔细想想,阿琳在北京进修时,有没有提到过一些特别的老师或者展览,或者她回来后有没有可能和以前的画友联系呢?”
周女士思索片刻后说:“她在北京进修时,好像提过师从一位很有名的油画家,叫李教授,但我不知道是哪个学校的。至于以前的画友,大家后来联系都不多,不过我可以再试着问问。”
成员小钱回应:“好,我这就去收集北京、上海、杭州这些城市相关艺术机构的联系方式。”
小钱很快整理好联系方式,寻亲团队开始逐个联系。小赵联系了北京的一所知名艺术院校:“您好,请问是 XX 艺术院校吗?我们在寻找一位叫阿琳的油画创作者,她擅长融合中国传统元素和西方油画技巧,曾在贵校进修,师从李教授,您这儿有相关信息吗?”学校工作人员说:“我们学校叫李教授的老师有好几位,不太确定您说的是哪位。您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或者我在学校内部帮您打听一下。”
小钱联系了上海的一家画廊:“您好,想跟您打听一下,贵画廊有没有代理一位叫阿琳的画家的作品?她擅长油画,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和西方油画技巧。”画廊老板说:“没印象呢,我们代理的画家众多,我可以在画廊内部问问,也帮您向同行打听打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