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上,提前到来的不少。
船工与卫泰是先到,可也有一部份的船员也提前到达。
卫海就是其中之一,卫海都到了,其弟弟自然也跟着一块到达。
之后就是船老大了。
所有的船老大,全都提前到达。
提前到的人,没有一个闲着,该干嘛的干嘛,可不是没事可做,就算是没事做,先检查一下渔船也是可以的嘛。
晚上十一点三十分。
所有人全部到达。
最后的检查,交互进行,你检查过一遍,后面还有人再继续检查,为的就是生怕有一些地方忽略,并不保险。
出海之前。
这个流程必不可少,他们也一向是这么做,不是放不放心的问题,而是必须如此。
没有任何问题。
十一点四十分。
根据排班表,所有人归位。
早有人去开拖船,率先拖的是卫18,先拖出停泊位,但也仅仅是拖出停泊位而已,尽管发动机组早就开启预热,也早就预热完毕,随时都可以推开油门加速开出。
可卫宏并没有。
这一次船队如此庞大,需要等着,毕竟拖船也有限,需要一艘艘的拖出停泊位,然后再继续拖下一艘。
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并不少。
所幸,并不是16艘船都需要拖船来辅助离开停泊位,只需要拖出10艘即可,6艘的鱼获运输船是停泊在码头的最外面,是可以依托自身的动力,一点点慢慢推出,远离一点的停泊位,然后就可以加速出海,不需要拖船来帮忙。
凌晨零点整。
还有好几艘船没有离开停泊位,拖船正在拖着呢。
可准时出海,剩下的船也只有6艘,问题不大。
“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
卫宏通过对讲机频道喊话,是一个总频道,这个频道也仅限于各船的船长加入,只有各船的船长可以听到:“注意一下手机临时群组的信息,我发送了一张图,很粗糙,但大概标明了出海的航线,按照这个总体的航线走。”
“出停泊位的船,慢慢加速。”
“航速15!”
“等着后续的船出停泊位追上来。”
“后续的船只,出了停泊位就加速,追上来再降速15节!”
“编队出海,所有的船只按照原来规划好的位置来,保持间距,注意一下安全。”
卫宏下达一连串的指令。
非常严格。
对于每一艘船,都有排序和固定的位置最少出海的时候,编队出发,某一艘船在什么位置,左边是某艘船,右边又是某艘船,都有精细化的安排。
主力渔船和3艘综合补给运输船,没有意外是排在前列。
一字排开,现在不需要拉开距离,只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就好。
保持着安全距离先编队出海,等到开出一定的距离,最少是离开了近海区域,才会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然后统一开启探鱼设备,船队进入到捕鱼状态。
两个梯队。
后面跟随的是6艘鱼获运输船。
为什么不16艘船一字排开,也是因为这6艘鱼获运输船并没有探鱼设备,不然的话,绝对是一字排开编队而行。
“收到!”
“收到!”
“明白!”
“我船正在加速赶上。”
“好的。”
“收到!”
各船的船长一一回应。
船队正式启航。
15节的航速不慢。
可也是相对别的船只而言,于他们船队而言,这个航速真不快,应该说很慢才对。
等到第一梯队的船只离开近海的海域之时,后面的船只已经追了上来。
在近海与远海界线之间,整支船队完成了编队。
“卫17到位…”
“泰30到位…”
“建军号到位…”
“建国号到位…”
“好的!”
卫宏一一听从回报,有一些根本不需要回报,他通过望远镜就能确认,属于第一梯队的早就到位,以他驾驶的卫18为中心编队航行:“现在加速,油门推到最高。”
“今天的风浪并不大,要是没有意外的话,最高航速应该可以开到33节左右。”卫宏后面又加多一句。
“明白。”
“收到。”
“油门好!”
“已加速。”
“收到!”
“明白。”
“……”
“……”
“……”
一一回应。
船队全速航行。
加速不出片刻,集体离开了近海海域,已经进入到远海海域。
可卫宏一点都不着急,是需要一路捕出去不假,他们也到达远海海域,但远海海域也有区别,怎么说也要等到超远海的海域再作打算吧。
距离海岸线越近,渔业就越不发达。
没有什么意外的事情,特别是这个时间段,更是如此。
原因很简单,很快就要开始禁渔,在去年禁渔期结束,这么长的时间,近海海域,还有比较近一些的远海海域,不知道被捕走了多少鱼,尽管也应该还有鱼,可从概率上来说,是相对比较少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