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作品:汉末黄巾霸业|作者:房东家的大鸟|分类:历史|更新:2025-05-01 10:42:43|字数:4496字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汉代是有不少的才女。单单是长安内就有两位才女。

蔡琰: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

貂蝉:善于攻心,情商卓绝,擅长舞蹈、音律......

王允面露难色,他心里其实有很多无奈,但又不想轻易地将这些告诉他人。毕竟隔墙有耳,谁知道在这府邸的屋檐上会不会有什么不法之徒在偷听呢?如今的世家大族在董卓的势力压迫下,简直就像是在薄冰上行走,稍有不慎便可能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们所期望的,是能够恢复世家往日的荣光,而不是在董卓这座大山的阴影下苟延残喘。所谓的匡扶汉室、清除君侧,也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说到底,大家都是为了各自心中那点小小的私欲。

王允淡淡道:“蝉儿在府邸中逛一逛即可,千万不要走出府邸,如今这个世道和之前不一样了,若是有啥需要采买的东西交于下人出去采买即可。”

貂蝉自然明白王允的心思,她乖巧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会听从他的吩咐,只在府邸内闲逛,不会跑到外面去。接着,她与王允一同来到池塘边,一起饲养起了池中的鱼儿。

王允从下人所捧的托盘上掏出一些精米,轻轻地撒入水中。只见那些鱼儿像是闻到了食物的香气一般,纷纷游过来争抢着进食,溅起一串串水花。貂蝉站在一旁,看着鱼儿们欢快地争食,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在现代人眼中,这种做法简直无聊透顶,毫无乐趣可言。然而,对于古代人来说,这却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消遣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打发闲暇时光。

当精米被耗尽之后,继续向池塘里的鱼儿投喂只会导致它们过度饱腹而死亡。于是,两人意识到不能再这样做下去,便停止了抛撒精米的行为。

就在这时,貂蝉敏锐地察觉到王允的心神似乎并不在此处,仿佛有什么心事萦绕心头。她观察了一会儿,见王允始终心不在焉,便决定不再打扰他,于是向王允道别后,带着侍女转身离去。

王允的目光一直落在貂蝉渐行渐远的背影上,仿佛失去了魂魄一般,怔怔地出神。突然间,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但这个念头稍纵即逝。不过,王允并未让这个瞬间溜走,他迅速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灵感,一个计策在他心中渐渐成形——“美人计”。

王允凝视着貂蝉消失的方向,轻声叹息道:“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呢?哎,如今这动荡不安的时局,真是多事之秋啊。”在这乱世之中,儿女情长往往会成为人们的羁绊和负累,王允深知这一点。

长吁短叹一番后,王允决定不再犹豫,立刻开始着手筹备相关事宜。因为他明白,如果不将这个计策付诸实践,那么它就永远只是一个空洞的想法,无法发挥实际作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允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敬业精神。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董卓的事业中,不仅尽心尽力地协助李儒打压各个世家,而且还巧妙地与这些世家暗中勾结。

作为大汉为数不多的老牌世家之一,王允拥有着丰富的人脉和资源,他通知各个世家的手段可谓是多种多样。这些世家虽然心中不满,但面对王允的权势和影响力,也只能选择默默忍受。

王允的这一举动,使得长安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表面上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景象。有了王允的加入,李儒如鱼得水,实力大增。许多世家看到王允的选择,也纷纷跟风站队,除了少数保持中立的世家外,其余的几乎都倒向了董卓一方。

董卓对于王允的投效感到非常满意,心情也因此愉悦了许多。毕竟,连大汉德高望重的王允都屈服于他的权威之下,其他世家在他眼中不过是微不足道的蝼蚁罢了。

如今,洛阳的袁家除了袁术、袁绍等外派的族人外,其余人都已被斩杀殆尽,而王家又选择了效忠于自己,杨家则保持中立。整个大汉的局势几乎完全落入了董卓的掌控之中,这让他如何能不高兴呢?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大汉的局势如同一团乱麻。几个皇亲国戚虽然勉强维持着上缴赋税的态度,但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颜面,而非真正为了国家的利益。

袁绍此时正忙于图谋冀州,他的野心和欲望使得他无暇顾及其他。而袁术则在维持和发展自己的基本盘,同时对玉玺的下落进行多番打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逐渐静默下来,似乎在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

曹操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少的声望,这让他得以占领青州的几个县城,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静静地观察着天下的风云变幻,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出手。

兖州的刘岱似乎在暗中策划一些小动作,他的目标是彻底掌控整个兖州。这个举动无疑会引起各方势力的关注和警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汉末黄巾霸业》,方便以后阅读汉末黄巾霸业第36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末黄巾霸业第362章并对汉末黄巾霸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