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场中……
那中年男子,倒是也识趣的没有真的上台,而张好好也未能如愿离去,而是被冲出来的嬷嬷给拦住了。
好说歹说,给劝了回来。
同时,也有酒楼当中的仆役打手,朝着那人冲了过去。
俨然,是打算把人给丢出去啊!
“哈哈哈!”
“哈哈哈!”
“你们啊!”
“整日听着这些陈词滥调也不嫌腻歪,今日,我便让你们开开眼界!”
那中年男子,见有人朝自己冲来倒也不慌,而是一阵仰天大笑,随后张口就要作词。
“?”
孙志高眉头微微皱起。
对方这副做派,为何有种熟悉的感觉?这流程,他熟啊!
而接下来……
中年男子开口作出的诗词,却是更让他瞠目结舌。
只见其开口就是自己前世就极为熟悉,且前段时间才重新温习过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是??
哥们??
你谁啊?
苏轼啊?
可如今是嘉佑元年。
也就是说,苏轼今年才十八岁,明年才会考中进士,距离成为闻名天下的大词人,距离尚远。
那眼前这位是谁?
这一瞬间,孙志高都有些不自信了。
毕竟,眼下这个世界,要说是北宋吧!那倒也不全是啊!
不会真是自己扇出了蝴蝶效应吧!
“住手,住手!如此大才,怎可无礼对待?”
中年男子口中水调歌头一出,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落针可闻。
最终,方才有人如梦初醒,叫住了冲上去的几个仆从打手。
转而自己冲了过去,说道:“大才啊!先生大才啊!”
“?”
孙志高有些坐不住了。
这不行啊?
哥们,就算你是苏仙当面,这首水调歌头也必然是剽窃我的。
孙志高也顾不上是不是倒反天罡了。
这可不光是关乎名声,而且是关乎自己一生前途的大事,绝对不能作出退让。
好在……
场中那中年男子,接下来的话,却是让孙志高松了口气。
虚惊一场。
“是啊!”
“大才啊!”
“作出这首词的人,果真是大才啊!”
“只可惜……”
“却不是出自老夫之手,诸位,这首水调歌头比之柳永的雨霖铃如何啊?”
在获得称赞过后的中年男子,却是矢口否认,并没有进行冒名顶替。
“这……”
“这……”
“比之如何?”
中年男子的质问声,直接将在场众人给问懵了。
当下……
居然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了起来。
“虽然我也不认可柳永这个人,可却不得不承认,他的词曲水平是极为出众,常人难以企及的。”
“尤其是这是雨霖铃,用词婉约细腻。语言优美、情感深婉。”
“其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句,更是生动……”
“我觉得还是柳永更胜一筹。”
话题扯开,不知何时,雅间当中探出了一个年轻人的脑袋。
率先展开了点评。
孙志高寻声望过去,只见对方面上带着青色的浅须,大概刚刚弱冠的样子。
见状孙志高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
当下,对其印象就差了许多,倒不是因为对方的面相而是对方居然觉得柳永可以胜过苏仙。
这一点……
孙志高是极为不服气的。
在他的认知当中,在作词上能同苏仙相提并论的只有一个半人。
一个辛弃疾,半个李清照。
当然了,这只是孙志高的一家之见,其余人如何觉得不得而知,也不重要。
给予此等原因,孙志高才觉得对方的面相不好。
如此年纪轻轻的,就应该把自己的胡子给刮了,就像孙志高自己也是在把自己的八字胡刮掉过后。
才意识到自己的长相不错。
不过,现在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年轻人普遍都想让自己显得成熟一些。
为此会早早就蓄上了胡须。
而像孙志高这样反其道而行之的,在年轻人当中倒算是少数了。
“叔原,此言差矣!”
“雨霖铃固然感情细腻?可水调歌愁就差了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何等情感才能如此丰富浓郁??”
“而且……”
“说句不敬的话,雨霖铃虽好可在我看来,却终究是是小气了些。”
“我倒是觉得这首水调歌头,要更好一些。”
年轻男子话音刚落,在其对面的雅间当中,就同样有一人探出了身子。
约莫四十多岁的样子。
两人显然是认识的,称呼用的都是表字。
“子固兄,所言有理。”
“可却未免有些目中无人了,居然敢说是这雨霖铃小家子气,却是我等万万写不出来的。”
另一边的年轻男子,脸色微微一变,语气虽然恭敬,可却隐隐带着不服。
到底是年轻人,气盛一些也是难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