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
“官家!”
“这打造新型军械的男子,怕是需要另找他人来担了。”
“近来,微臣越发觉得自己资历尚浅,经验不足,在京担任三司副使的职位,怕是得不到足够的历练。”
“为此……”
“微臣想要自请外放!”
“三司副使的位置,微臣举荐度支使王安石担任,此人老成持重,做事严谨。”
“绝对是担任三司副使的不二人选。”
在谢过仁宗的恩典过后,孙志高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打算撂挑子不干了。
“?”
仁宗皱眉。
直接懵了,不是?面对诸多弹劾,朕都替你扛下了。
这怎么……
还自己神情外放了呢?
“……”
萧钦言也是一脸的茫然。
侧目震惊的看向孙志高,没有搞清楚眼下是个什么情况?
正受官家器重,在这汴京城中大有可为的时候,怎么突然就要申请外放了呢?
自己这位小老弟……
莫不是得了癔症吗?
“这……”
韩琦也懵了。
目光出神,怔怔的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资历尚浅?
谁说过你资历尚浅了?
那不是齐牧的一家之言吗?无论是官家,还是我们都没有当一回事啊?
更何况……
眼下那齐牧都已经过了头七了。
怎么自己还放在心上了呢!
“?”
要说场中最懵逼的人,还不是眼下这几个,而是被一个馅饼砸在头上的王安石了。
虽然……
经过前段时间,自己关于改革的少进言上书,被仁宗给无视过后。
王安石就觉得自己太过于人微言轻,甚至一度萌生出了辞官而走的想法。
可是……
对于孙志高这个顶头上司的存在,王安石心中还是相当认同的。
在他看来大宋已经是积弊已久,非大刀阔斧的改革不能自救。
而孙志高的种种举措……
却是让他看到了另外一种,为大宋续命的可能。
要不然……
在仁宗否了自己的进言过后,心灰意冷的王安石早就辞官而走了。
可现在……
这位三司副使居然要辞官而走,将整个大宋的财政交到自己手中?
这怎么行?
自己何德何能能够担此重任?这……这不是儿戏吗?
“官家!”
“官家!”
“不可,不可啊!!”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王安石当即嗷一嗓子站了出来,扑通一声就跪在了仁宗面前。
“微臣!”
“以微臣的能力实在难以担此重任,大宋的财政问题,唯有交到三司副使手中,才能德得到妥善解决。”
“不可!”
“不可啊!”
朝着仁宗请命过后,王安石再次转头看向孙志高。
眼圈都已经红了。
随后……
对着司马光怒目而视,开口道:
“孙副使自调任三司以来,各种举措无疑不是于大宋江山社稷有功,这些想必官家,还有朝堂衮衮诸公都是看在眼中的。”
“万万不可因为一些无知小人的诋毁中伤。”
“就对自己妄自菲薄啊!”
“官家如此圣明,那些无知小人的谗言,绝对不会放在心上。”
“孙副使!”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官家!”
“不可!不可啊!”
“臣要弹劾!臣要弹劾当朝左谏议大夫司马光,此人无知无能,只知道搬弄是非,诋毁朝中忠良!”
“还请官家!”
“将此人革职查办,还三司副使一个清白公道,这种人在朝为官只能是仓中硕鼠,于我大宋江山无益。”
“还请官家明察!”
王安石眼中怒火汹涌,目光死死盯着司马光,简直要将其生吞活剥了一样。
都是他!
都是他!
都是眼前这个人害的!如果不是其多番在官家面前觐见谗言,怎么会造成现在这种局面。
“这……”
眼见王安石义愤填膺,为孙志高鸣不平,仁宗也是眨了眨眼睛。
好嘛!
原来这样啊!
朕的孙爱卿这是心中有怨气啊!是啊!换做是谁遭遇这种事,心中想必也不舒服啊!
自己必须得好好安抚一下。
这司马光……
确实是个无知无能的小人,这谏议大夫的位置,确实不适合在坐了。
这种位置……
就得找个正直的人去做!包拯就很不错嘛!
正直!
这种才适合坐在言官的位置上!
“妙啊!”
眼见场中的局面,萧钦言也是侧目。
看向孙志高……
自己这位小老弟,脑子可真够聪明的啊!
这招以退为进用的妙啊!
平日里这些言官,就喜欢仗着自己的身份,弹劾这个,弹劾那个的。
以前齐牧担任御史中丞的时候,自己也没少被其弹劾,不堪其扰。
心中对于御史台的官员本身就没有什么好感。
更不要说这司马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