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
身处大宋边境河北路的萧钦言,向朝中传来了消息。
辽国并无明显的军备动作。
可能是出于冬季的缘故,也可能是辽国真的接受了北宋,拖延的借口。
总之……
边疆暂时无忧。
“官家!”
“由于前盐铁司张饶佐的窃国之举的缘故,吏部调查之下。”
“惩处了一大批官员。”
“如今盐铁司当中,急需官员补充!”
“还请官家!”
“调配人手。”
朝会上。
由于孙志高的成功上位,转任盐铁使的前三司使蒋贲,进行上疏。
朝着仁宗要人了。
“额……”
仁宗神色怏怏。
显然……
兖王骑兵造反之事,虽然没有成功得手,可还是给其留下了不小的影响。
让仁宗本就没有多少生机的身子,更是雪上加霜。
很难看到有精神的时候。
此时面对蒋贲的请求,也是强打精神,开口询问道:“不知!蒋爱卿,可有推荐的人选。”
“臣!”
“想向度支司使讨一人,进我盐铁司担任副使。”
蒋贲眼神不着痕迹的落在孙志高身上一顿。
随后……
快速移开。
朝着仁宗躬身行礼。
“哦!”
“何人?”
仁宗闻言,也是来了兴趣,精神略微饱满了一些。
“度支判官!盛长柏!”
“此人在度支司任职之际,就以能力出众着称,且做事严谨。”
“此时盐铁司官员,几乎横扫一空,微臣一人实在是独木难支。”
“还请官家应允。”
蒋贲微微一笑。
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至于?盐铁司的情况,是不是真如他说的那般独木难支,就不知道了。
“度支判官!”
“盛长柏!”
仁宗微微扬了扬眉。
目光不露痕迹的在孙志高,还有蒋贲身上扫过。
最终没有立即开口应允。
而是,将目光落在了担任度支使的王安石身上,开口道:“既然是能力出众之人,那就要看王爱卿,愿不愿意放人了。”
“……”
王安石皱了皱眉。
目光不善的瞪了蒋贲一眼,这他奶奶的……
居然挖墙脚挖到自己身上了。
正如蒋贲所言,盛长柏能力极为出众,有这样一个下属,处理公务之时,不知要节省多少力气。
可是……
这蒋贲说是要人,可却是在举荐。
在度支司当中担任度支判官,还有去盐铁司担任副使。
这是擢升啊!!
王安石不能不放人!
他不是那种为了自己可以节省力气,就把有能力之人,压在自己手中的无良上司。
而且,这盛长柏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孙志高的小舅子,外加大舅哥啊!
这有机会擢升!
他怎么能够挡路呢!
心中做出决定过后的王安石,没有丝毫犹豫的开口道:“既然蒋使有求,微臣自然应允。且,忠勇侯有一句话,微臣觉得很有道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尽然盛判官有这能力,自然能为朝廷做出更多的贡献。”
“官家!”
“对于调任之事!”
“微臣没有意见!”
“……”仁宗略显沉默。
目光再次从孙志高身上扫过,同时捎带上了蒋贲,还有王安石。
这蒋贲……
朕本以为对方是因为,孙爱卿顶替了对方的位置,为此心中有怨气。
故意拆台呢!!
可现在……
倒更像是示好!
不过,也对!那蒋贲担任三司使时,虽然没有参与军械案这等窃国之举。
可却也有失察之责。
本来理当是调离中枢的,可却在孙志高的举荐下,留在了汴京城中。
转任盐铁使。
这有示好之意,也是应该!
这孙志高……
权力未免是不是太大了些!不过,倒也无妨!孙爱卿乃是朕之肱骨,忠心耿耿。
品行高洁。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人。
绝对不会生出歹意。
自己怎么可以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实在是不该啊!
而且,在这朝堂当中,但凡是站稳脚跟者,谁还没有培养势力啊!!
富弼如此!
韩琦如此!
就算是明面上不问朝堂之事的欧阳修同样也是如此。
而品阶高洁如孙爱卿这丫的肱骨之臣。
自然也不能免俗!
不然,想要实现自己的能力与抱负,岂不是举步维艰。
唯一值得担忧的就是。
自己这位肱骨之臣,实在是太过年轻了一些。
唉……
“允!”
在略微沉默过后,仁宗还是选择点头应下。
不能因为无端的猜测,就对孙爱卿有所提防啊!
回首去看!
自打孙志高入仕以来,所作所为,全都是利国利民之举。
朕!
放心!
“官家!”
“微臣有本要奏!”
而就在蒋贲过后,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姜伯游也站了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