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昨天的山谷。
李向阳远远就看到那片洼地还在冒着白烟,不过比昨天弱了很多。
"就是这里。"他指着前方说。
陈工眼睛一亮,快步走了过去。他从包里取出各种仪器,开始测量。
"温度计显示地表温度超过八十度,"小张在旁边记录,"比一般温泉高很多。"
陈工趴在地上,用一个探针插入泥土:"地下温度更高,可能有岩浆活动。"
李向阳和王二狗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忙碌。
"这下面真有岩浆?"王二狗担心地问。
"不是你想的那种火山岩浆,"小刘解释道,"应该是深层的地热系统。热水从地壳深处上涌,形成了这个温泉。"
陈工小心翼翼地采集着水样,玻璃瓶里的热水还在冒着蒸汽。
"这个温度和矿物质含量都很理想,"他站起身,推了推眼镜,"如果开发得当,完全可以建成一个温泉疗养地。"
李向阳眼睛一亮:"陈工,您是说这里能建温泉?"
"从地质条件看,非常有可能。"陈工点点头,"水温稳定,出水量也不小。关键是水质,得拿回去化验才知道有没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王二狗搓了搓手:"要是真能建温泉,那我们村不是发达了?"
"别高兴得太早,"小刘泼了盆冷水,"开发温泉需要很多条件。首先得有路,不然谁愿意跑这么远来泡温泉?"
李向阳若有所思:"路确实是个问题。村里到县城只有一条土路,下雨天连拖拉机都过不去。"
"而且还要考虑环境保护,"小张补充道,"这一带是原始森林,随便开发可能会破坏生态。"
陈工收起仪器:"这些都是后话。我们先把情况上报,看上面怎么决定。不过你们放心,如果真要开发,肯定会征求当地意见的。"
李向阳心里却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温泉啊,那可是个金饭碗。
如果真能开发,村里的日子可就不一样了。
"陈工,我能问问吗?"他斟酌着说,"如果这里真的能建温泉,对我们村有什么好处?"
陈工笑了笑:"好处可多了。首先,修路的钱国家会出。有了路,村里的山货就能运出去,外面的东西也能运进来。"
"还有就业机会,"小刘接话道,"温泉需要人管理、服务,都得用当地人。"
几人说着,又在周围勘测了一会儿,陈工让李向阳和王二狗帮忙在几个地点做了标记。
"这些标记很重要,下次来的时候还要用。"他嘱咐道。
太阳已经升得老高,山林里的温度也上来了。雪开始融化,到处都能听到滴水声。
"差不多了,该回去了。"陈工收好最后一件仪器。
回去的路上,李向阳一直在想温泉的事。
如果村里真有了温泉,那变化可就大了。
不说别的,光是修路这一项,就能让村民受益无穷。
且要是真的成了,等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来,建集散中心这事,简直就是老天爷给铺好路了!
"向阳哥,你说这事能成吗?"王二狗问。
"不好说,但总是个希望。"
尽管对此万分期待,但李向阳也不敢把话说的太死,怕最后空欢喜一场。
回到村里,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村民们议论纷纷,有兴奋的,也有担心的。
晚上,郑德厚找到李向阳:"向阳,今天那几个地质队的跟我说了温泉的事。你觉得靠谱吗?"
"人家是专业的,应该不会乱说。"李向阳回答。
"要是真能建温泉,那可是天大的好事。"郑德厚搓着手,"咱们村穷了这么多年,总算有盼头了。"
"郑队长,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呢。"李向阳提醒道,"咱们还是踏踏实实的,该干啥干啥。"
郑德厚点点头:"你说得对。不过这事我得跟上面汇报,看看能不能争取点政策。"
第二天,陈工他们就走了,说是要回去分析数据。
临走前,陈工特意找到李向阳:"这次多亏你们帮忙。如果后续有进展,我们会再来的。到时候可能还要麻烦你们。"
"陈工客气了,这也是为村里办事。"李向阳说。
送走了地质队,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温泉的事传遍了十里八村,大家都在观望。
时光在期待与忙碌中悄然流逝,转眼已是腊月。
小梁村的雪比往年下得更勤,厚厚的积雪将整个村子装点成了银白世界。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飘出炊烟,在寒冷的空气中缓缓升腾。
清晨,鸡还没打鸣,李向阳早早起床在院中劈起了柴。
都快两个月了,地质队还没消息,让人心里忐忑。
"这么早就起了?"黎小芸披着棉袄出来,看丈夫眉头紧皱,好奇问道,"想什么呢?"
"没什么。"李向阳笑笑,"就是觉得今年冬天格外冷。"
"可不是嘛,昨天王嫂子还说她家水缸都冻上了。"黎小芸搓搓手,"望辰昨晚踢被子,我给他多盖了床棉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