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让人感觉万幸的是,因为爆炸威力小,所以针的穿透力也不强,刚刚好能刺破皮肤见点红的程度,会挂些彩但不多。
只是想拔出来时要费点劲,每根刺上都有一层肉眼难以分辨的细小倒钩,拔出来有多疼无需多说。
而方才说“几乎无人幸免”,那就是有极个别躲过去的,比如项骜。
他能不被扎中全靠超快的本能反应,外加在去不丹前练出来的军事素质,其中躲避手榴弹乃至炮击这些爆炸物是重点科目,面对密集的破片只要不是在脚跟前爆开都能躲个干净,用在这里也依然不算难。
但这边来不及庆幸,因为有一个非常坏的消息传来:包括船长在内,所有被刺中的人,全部倒地不起,表情痛苦的同时还伴有肢体抽搐,口吐白沫以及翻白眼的症状。
这不用想,明显是中毒了,那些刺上有毒。
不过这也不足为奇,海胆本来就有毒,更别说是这种会爆炸的怪胎品种了。
只是一本十多个人守着的甲板现在只有自己能打了,那项骜再怎么神勇也是孤木难支,为了躲避密度还在增加的海胆攻击,便必须退到舱室里躲避,而那样就意味着甲板失守。
虽然知道“海爬子”上不了岸,但这并不能打消顾虑,他坚信这帮家伙一旦达成了这个目的,一定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正值形势愈发不利的关头,别在腰后的卫星电话响了,接起来一听居然是“巡海工会”的人,那边表明已经抵达附近海域,打过来是要最后确定一下确切坐标。
顿觉大喜过望的项骜赶紧说了一遍,然后往驾驶室一躲,静等援军抵达。
而在这期间,发现无人抵抗后,“海爬子”果然如意料的那样还有下文。
它们企图将游艇动力系统破坏掉,再将船体凿穿。
这种战术和从“渔伯”那里听来的正好对上了。
但实际情况比预想的要好,因为“巡海工会”抵达的非常快,没给对方施展那些不管有用没用的方法的机会;更绝的是,前者携带的武器装备,在先进性上远远超过了项骜的预测。
就见七八艘玻璃钢制成的冲锋舟极速靠近,舟艇两侧各蹲着一排全副武装的人员,其手中拿着的竟然是APS水下突击步枪。
该枪采用5.66毫米的特殊口径,发射长度巨大的镖形弹,于1972年由前苏联研制;当年研发的目的是为了装备蛙人部队用于水下作战,于5米深的水中拥有50米的有效射程,在这个距离内可以击穿常见的各型氧气瓶、重型防水面罩、潜水服,并杀伤后面的人员。
那眼下带着这种武器来,针对性之强就无需多言了;除此之外它也是可以在水面使用的,比如站在岸上朝着水里打,弹丸的后效也远超过入水以厘米为计便失去杀伤力的普通子弹。
而冲锋舟上每艘都各带了10个人,这一口气便来了七八十,每人一支火力全开,对着四面八方的“海爬子”就是一顿贴脸输出。
后者顷刻间中弹身亡的多到一眼难以计数,威力远不是刚才人力投掷尖头木棍能比的。
有些反应快的则想通过快速下潜来躲避射击,可镖形弹入水后的巨大有效距离让这个企图破灭了,哪怕是已经潜入水中数米深,仍能被从头顶射过来的弹头命中并立死当场。
几分钟前还汹汹如潮的攻势,此时已经被完全扑灭。
不过项骜在高兴之余还有的忙,他随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到驾驶舱将游艇停下,好方便“巡海工会”的人上来。
只是操作界面全是英文,基本看不懂之下突然想到水欢,找到房间把小姑娘带过来,后者充当半吊子翻译,前者则连蒙带猜一通折腾,还真按照流程关停了动力组,并在滑行了一段后稳稳的停在了海面上。
到这会儿,天边已经亮起鱼肚白,端起望远镜回身望去,借着熹微的晨光,刚刚大战过的那一片,漂满了随着波浪上下摇摆的“海爬子”浮尸。
另一边,冲锋舟靠过来将软梯搭在栏杆上,然后爬上来了十多人。
双方各自讲明了身份做了对接,项骜对其中领队的华人道:
“这里的船长和船员都中毒了,你们有办法吗?要是不行就得抓紧上岸送医院,最好用你们的冲锋舟送,速度快,能节省至少一半时间。”
对面道了句“稍等”便蹲下去查看距离最近一个中毒者的状况,先扒开眼皮再看看伤口附近的样子,然后站起来道:
“情况不算好但也不算糟,我们这里带的抗毒血清足够让他们脱离危险。”
“那太好了!”
领队“嗯”了一声后又一招手,遂有队医模样的人过来拿出铝合金制成的密封箱,打开从里面取出药剂,分发给身边几个助手开始一一注射。
等打完了又过了几分钟,已经完全昏迷的船长和船员们纷纷转醒。
他们了解清楚是怎么回事后,船长道:
“早知道你还留了这么一手,我也不至于这么拼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