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王化贞和英国舰队

作品:挽明|作者:富春山居|分类:历史|更新:2018-08-26 13:16:21|字数:7054字

而且威德尔等高级军官很清楚,广州并不是舰队此行的目的地,北京才是。他们最为重要的任务是见到中国皇帝递交国书,而不是仅仅一次的远洋贸易。因此最终威德尔等军官决定缩短在香港的停留时间,尽快北上前往京城。

舰队在香港逗留了七日后启程北上,15日后舰队抵达了上海。比起戒备森严的广州,上海港对于这些外国人显然就包容的多了。虽然他们依旧被束缚在洋泾浜和苏州河之间的外国人居住区内,但是这里有着各种酒吧和大量来自日本的陪酒女,足以让这些长途航行的船员们释放出压力,这无疑让舰队的上层人士和上海的地方官员们都松了口气。

上海港的高速发展,也让随舰队而来的英国商人们赞叹不已。这是一种和伦敦完全不同的城市建设方式,城市的扩大都是经过规划再建设,而不是像伦敦那样,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外地人,任由那些外地人『乱』搭『乱』建,使得整个城市变得杂『乱』而无序。

且他们也观察到,中国的官府显然比英国的『政府』体制上更为完善,官员的职责也更为明晰。而且因为中国的科举制度,使得地方官员的选拔更为有序,不是像欧洲那样由贵族世袭或是取决于国王的喜好。

不过他们也注意到,正因为中国官府的体制过于完备,使得皇帝的权力过于强大了。地方的贵族和商人难以公开反对皇帝的意志,这使得朝廷如果颁发了不合时夷政策,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纠正过来。

他们还听,就在距离上海不远的太湖地区,皇帝派出了少量的军队和警察,就将该地区的贵族和乡绅都逮捕了起来,而这一地区看似强大的贵族和乡绅,居然连一次像样的反抗都没有组织起来。

就这一点上来,他们又是极为畏惧这种中央集权的体制的。在这样强大的皇权面前,贵族和商人只会被碾压的粉碎。这些英国商人们经过一番仔细的讨论之后,认为英国应当学习中国的考试制度,从商人和平民中选拔人才,但是不能学习中国的官府体制。即便这些商人都是亲近国王的王党,他们也不愿意国王拥有肆意践踏自己的权力。

威德尔舰队在上海修整了半个月,随即再次启航北上。9之后舰队抵达青岛,在这里他们终于见到了类似于欧洲战舰的明级战舰,随即两艘明级战舰护送舰队北上津,五月十七日威德尔舰队抵达了津。

在近十的航行中,威德尔和部下们终于确定,中国人所拥有的明级战舰不仅外形和欧洲的战舰相似,这些船只的『性』能也同样出『色』。而越靠近津,明级战舰的数量就越多,显然这一类型的战舰建造已经为中国人所掌握了。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威德尔和他的部下们才终于认可了,中国的确是一个拥有了跨越大洋能力的海上强国了。除非欧洲各国集合最新式的千吨以上级别的战舰,否则他们很难在亚洲战胜一个能够制作明级战舰的东方强国。

不过他们的预估很快再次破碎了,在舰队成员停留津等待皇帝召见的期间,威德尔等人被邀请去参观津造船厂,以对正在兴建的湖河级战舰进行评估和提出建议。

看着津造船厂内正在兴建的两艘千吨级战舰,威德尔等人再次动容了。这两艘正在建造的千吨级战舰虽然还是采用了西式的软帆,但是他们的外形却有了极大的改变,显然这些中国工匠们在欧洲战舰的结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变化。

取消了船首楼,又降低了船尾楼,以威德尔为首的英国海军军官们顿时意识到,中国饶改建方式,相当于削弱了贴舷战,而指望以火炮决定胜负。

35岁的罗伯特·布莱克虽然还很年轻,但是从事海上航行和贸易的年限却已经超过了七年。站在威德尔身后的他,并没有如其他海军军官一般对于中国饶改造贬低不已,他反而觉得中国人改建的战舰更适宜于远航和未来海上战争的作战模式。

喜欢挽明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挽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挽明》,方便以后阅读挽明第474章 王化贞和英国舰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挽明第474章 王化贞和英国舰队并对挽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