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海外起波澜十

作品:挽明|作者:富春山居|分类:历史|更新:2019-01-24 12:58:07|字数:6488字

坐镇于靖江岛的靖江王府和坐镇于西贡的西贡镇守府,一东一西将整个湄公河三角洲控制在了手心中。靖江岛对面设立的河仙府,以西贡为中心设立的嘉定府,已经成为了三角洲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

被当地人称之为九龙江平原的三角洲地区,开发程度还不到总土地面积的二十分之一,凭借着优渥的自然条件,和明人带来的先进耕作技艺及农具、鸟粪肥料,一年春冬两季的稻米合计产量已经超过了550万明石,这片土地的开发潜力显然远远超过了红河三角洲。

吃惊于此地的富饶之余,郑芝龙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虽然南洋之地生产的粮食足够解决大明的粮食问题,但是低下的航运能力束缚住了这一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仅仅为了多运上一两百万石粮食,大明的商船就不得不采取了就近运输的方式,使得越南地方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但是在马来半岛、暹逻等地,却还有着大量粮食无法转运回国,不得不拿来喂养猪牛等牲口,以防止无处储备的粮食腐坏。

舰队越是驶向南方,郑芝龙就发觉自己过去的视野还是太过狭窄了,南洋地区有着这么多丰富资源,怎么能够仅仅维持住一点贸易往来就能满足了呢?不管是婆罗洲的黄金还是马来半岛的锡矿、石油,还是现在正在各处种植的棉花和橡胶、甘蔗,这些可是难以让人割舍的财富啊。

经过这趟南下的巡航,郑芝龙终于意识到了,光维持一两条贸易航线显然是难以壮大海军的,只有围绕着贸易航线去经营附近的土地,才能够让海军在海外扎下根去,从而真正掌握并垄断住这些赚钱的贸易航线,甚至于还能不断的开发出附加价值来。

到了这个时候,他总算是明白前任海军总长和海军参谋部的参谋们梦想建立大舰队,究竟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了。

而此次郑芝龙舰队对于南洋各地的巡航访问,也让当地的土邦及欧洲殖民者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舰队中光是千吨级别的双层炮舰就超过了五膄。相对于之前的大明南洋舰队来说,简直就是鸟枪换炮了。

不管是荷兰人还是西班牙人,此时都不得不承认,如果说之前大明的海上力量还纯粹是依靠数量取胜的话,那么现在大明军舰的质量也超过了欧洲各国在亚洲的海上力量。仅仅凭借着这只舰队的力量,大明已经足以横少整个南洋地区了。

原本还对于大明商人肆意抬高粮价不满的土人和欧洲殖民者,在大明展示了自己的力量之后,选择了积极向大明靠拢的政策。那些起来闹事的土人,攻击大明商人的土人,很快就被当地统治者镇压了下去,并开始配合明商征购起了本地的粮食来了。

事后按照欧洲人的记载,1640年南洋各处因为突如起来的农业灾害,导致发生了一次极为广泛的灾荒。各地土人不得不以鱼虾、瓜果及从外洋传来的甘薯、木薯及一些昆虫为食,不少岛上的部族因为缺少食物而死伤无数。而大明及当地土邦的史书对此却并无记载,只有一些海外明人记录的日记中,对这一年的南洋有着极为含糊的时疫云云等说法。

当然,日后东南亚地区也有历史学家声称,1640年南洋并没有发生什么瘟疫,纯粹是大明从南洋各地掠夺了过多的粮食,导致了南洋地区出现了广泛的饥荒。为此他还拿出了一些明国政府的公文作为证据,上面大多记录着,某年某日从南洋来粮船多少,运往某地活人多少等数据。

这些历史学家的言论很快就被本国的精英们嘲笑为有良心的历史发明家,被舆论批评为哗众取宠的小丑。甚至于还有人被本国政府警告,认为他们正在试图破坏本国同中国在漫长历史中用鲜血缔结而成的伟大友谊。于是这样的历史发现很快就变成了稗官野史,倒是1640年南洋发生了大瘟疫,大明派出了大量医疗人员前往救治的说法,成为了主流历史学家们认证的历史真相。

喜欢挽明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挽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挽明》,方便以后阅读挽明第768章 海外起波澜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挽明第768章 海外起波澜十并对挽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