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潘小美,看了报纸,回到家差点把指甲咬秃了。
报纸贴出来后,导致有些心思活络的嫂子跑去张凤英、秋云她们几个那里问,下一次文艺汇演能不能加上她们?
张凤英她们忙道:“今天的才刚结束,明年有没有文艺汇演都不知道哦。再说了,你们想参加,也可以自己组一个队,扭扭秧歌什么的都可以。”
嫂子们听出了拒绝的意思,只能讪讪离开,刚走到张凤英家院门口,便看见姜副政委拎着一大袋面粉,一壶油,几尺布回家。立马眼睛一亮:“姜副政委,这是部队发福利了?”姜副政委家有,那她们家也有。
姜原脚步一顿,声音比平时提了几分道:“这个啊,不是部队的福利,这是咱们部队后勤部奖励我们家凤英的,说她们去军区文艺汇演,为我们部队增了光,特地发的。”
这话一出,周围又静了一瞬。
大家脸上的笑意瞬间都收了起来,纷纷转头就走,还有完没完了,这奖品是发了没完是吗?
天天刺激她们。
赶紧走赶紧走,眼不见心不烦。
嫂子们走了,张凤英亮着眼睛走了过来,“这是奖给我们的?”一边说着,一边就准备上前接过东西。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眼里满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没想到学了一个手风琴,就有这么多好事。
她从来没想到,一把当初几乎是咬牙买下的手风琴,竟像一把钥匙,替她打开了一道原本不属于她的人生门缝。
她刚准备弯腰接过东西,姜原就避开了,“我来,我来,这个重。”他说着,一只手拎着东西往屋里走。
张凤英怔了下,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意外。她轻轻拍了拍手上的灰,站在原地看着姜原的背影,不由挑了挑眉。
啧,以前她挑一担水回来累得喘粗气,都不带看她一眼的。现在竟然还知道说这话。
她心里一边想,一边慢慢弯起嘴角,有些得意地轻哼一声。
果然啊,人只要自己变好了,别人自然也会对你更好了。
姜原把东西放进屋角,回身站了一会儿,又开始在屋里踱步,像有什么事憋在心里。
张凤英一看他这样,就知道他有话要说。她倒也没催,只是坐到炕边,扯开一个布袋理起布来。
姜原支支吾吾地站了好一会儿,终于憋出一句:“那个,你最近是不是,有没有那个动静?”
张凤英正把布叠整齐,听到这话,手一顿,脸腾地一下红了。
她转头斜了姜原一眼,板着脸道:“你问这个干嘛?你还想再生一个啊?”
姜原一被问,语气倒弱了几分:“之前不是你说想再生一个嘛。”
张凤英“哼”了一声,把布摞到一旁,淡淡道:“那是以前。我现在没时间生孩子了。”
姜原一脸震惊地看向张凤英,“你,你咋没时间生孩子了?”
张凤英站起身,看向姜原认真道:“刚准备和你说这事,我和秋云她们报了镇中学的夜校—高小班,读完就能拿高小毕业证。读完高小班,我还要读初中班,拿初中毕业证。你说我有没有时间生孩子?”
姜原愣住了,眼睛睁大了一圈:“夜校?你这是怎么突然想起读夜校了?”
“我们那次去省里表演后,军区首长专门跟我们讲,说我们家属积极向上,给了我们两个去南省大学的进修机会。读完就能拿到中专毕业证。不过参加那个还要通过一个文化水平测试,不然去上课都听不懂人家讲什么。我们几个里头自然是小静和家慧文化水平最高,通过了那个文化水平测试。”张凤英说完一脸艳羡。
姜原听了也是一脸可惜,然后又道:“这跟你上夜校有什么关系?”
“然后小静就帮我们打听到我们镇中学要开夜校班了,之前只有县里才有,小静推荐我们去上这个夜校,说拿了文凭,以后还有其他机会,我们就不会错过了。而且上夜校还能学到很多东西。”
姜原听她说得兴高采烈,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坐在炕沿上闷声道:“你啊,天天嘴上都是小静小静,人家说什么你都听。”
张凤英一听,立马横眉冷竖道:“我听了小静的,能代表部队去军区表演,能赚吃的穿的,还能上报纸。听你的,我现在就在老家种田帮你养老人,你在这娶一个年轻漂亮的。你说我是听你的还是听小静的?反正我已经生了和平,你要还想再生,那你去找别人生吧。反正老娘我现在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打算。”
姜原脸色一僵,一句话都不敢再说。他哪里知道张凤英自从经历了这次手风琴表演,内心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会儿,她说想生,是想着多一个孩子,多一个筹码,想从姜原那里多拿一份钱,在公婆那里底气更足,在家里更有地位。可现在,她发现,只要自己变强大了,谁也奈何不了她。而且,靠别人给的,永远不如靠自己争的。
甚至,她之前想要的东西,她都有些不那么在乎了。因为,她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这个世界让她有些着迷。她只想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做这些事情,哪还有时间为一个曾经嫌弃过自己的男人再生一个孩子。更何况,她已经有了和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