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很快,袁熙的另一个消息让麴付又有了点笑容。
袁熙要让袁谦去许都,去上刚重建的太学,里面的老师都是各地学派宗师名士的顶尖人物,像是颍川学派的荀家、钟家,北海学派的孔家、郑家,河内学派的杜家等等。
当然,袁熙这么做也是另有目的,就是让快成年的袁谦与各大世家学派提前解触,而不是在袁家书院只与普通学生解触,给袁谦增加政治资本。
“那大伯(麴义)他也去吗?”麴付有点担忧的问道。
“当然得去,我的大将军府一直都是让宫里太监管着外府,十分的不方便,让岳父来就是帮我看家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袁熙强调着。
“哦!那就好!”麴付笑的更加开心了。
从黎阳登船之后,袁熙等人是沿着黄河逆流东进的,然后途经颖水直接南下到了许都。
正巧碰到被袁熙从青州调过来训练水军的管统,当然管统还是兼职着青州别驾的,这次让他来许都兼职训练水军,也是让他暂时远离青州的乱象。
发生这些的主要原因,还是袁熙造成的,他给管统的暗示过于强烈,导致管统在青州对待刘姓宗室们的行为,可以用三个字概括,那就是“杀疯了”。这也导致弹劾管统的奏折一篇接着一篇,袁熙只好把管统先调回来放在身边。
“西湖那边的水军全在这里了,部队已经全部集结完毕,请大将军指示。”管统带着许都的水军向袁熙汇报道。
这里的西湖指的是,许都在颍水西边的一处湖泊,许都皇宫就在湖畔处。
“你们暂时待命,南下的时间我二哥、左将军麴路悟会通知你们的,到时候你们归他统辖。”袁熙这次把所有水军都集结了,管统可能误会了袁熙要一起出发。
“大将军,我们不一起走吗?”管统问道。
“当然不是一起,这次主要的目的是下荆州,不是整个南方,从颍水出发又到不了汉水,动用宛城的水军就够了。你们别急,以后下扬州的时候,就是你们作为主力了。”袁熙看着管统失落的样子,安慰道。
“喏!”管统有点勉强地回答。
回到许都,袁熙对外发布了南下荆州的巡视令,袁熙离开前就已经在让诸葛亮和司马懿准备了,因此,他到许都的时候,出兵的事宜已经准备好了。
延康三年七月二十二日,袁熙直接从许都南下荆州,大军于三日后到达宛城,登船沿着淯水南下。
“新野那边什么情况,章陵郡连守军都没有了吗?”袁熙在淯水上行船过于轻松,问起诸葛亮来。
“刘景升使君病重,刘玄德多次求见未得,就把部队移到襄阳北边的樊城了,甚至还把大量的百姓迁徙到了汉水北边。年初孙仲谋和周公瑾大破江夏,斩了黄承业(黄祖),导致荆州江夏虚空,刘景升把长子刘琦派去江夏镇守,刘琦把黄承业之子章陵太守黄射带去了江夏,还任命黄射接手黄祖的江夏太守,黄射把章陵郡的部队都带走了。因此,章陵郡暂时没有守军。”诸葛亮把自己收集到的消息告诉了袁熙。
“那这样,刘琦就算出局了吧!刘景升一死,襄阳的那帮家伙还不立刻拥护刘琮。”袁熙有点八卦地吐槽道。
“确实,连章陵太守都给了蒯异度(蒯越),整个襄阳都是刘琮的拥护者,也就刘玄德还在坚持,可是刘玄德进不去襄阳城啊!”司马懿这次也跟着过来,他老婆张春华刚给他生了儿子司马师,心情好的很。
这次南下,袁熙仍然让田丰、沮授二人镇守许都,还派了麴耀把左将军府搬到许都守备,马振被袁熙带着一起了。
作为征南将军,马振十分重视这次南下的军事行动,主要是这十二万大军,他几乎是事必躬亲,比诸葛亮这个统筹后勤的人还忙。
其实,袁熙给他配备了不少帮手,像李典、乐进、朱灵等将领都在他手下任职,麴六被袁熙安排接手麴付率领燕国兵。
延康三年八月五日,袁熙的部队到达新野,得到了一个最新消息,刘表去世了。
“韩德高(韩嵩)那边什么情况?还在牢里?派去吊丧的人怎么说?”袁熙知道后立刻连环三问。
“派去吊丧的人已经接触到了的东曹掾傅公悌(傅巽)和章陵太守蒯异度;韩德高已经出狱了,还被刘琮招为幕僚,他们仨同意劝说刘琮投降了。”诸葛亮将襄阳的消息具体说明出来。
韩嵩当初在袁熙这受到高规格接待,回到襄阳,把袁熙一通夸,导致刘表以为韩嵩已经投靠袁熙了,直接把韩嵩下狱,另提拔了傅巽当东曹掾。
可韩嵩跟蔡家走的近,刘表一病危,蔡家就怂恿刘琮把韩嵩放了出来,还招为亲信。
而在襄阳,这会儿,刘琮看着一个屋子里的人员都在商量如何接待袁熙的到来,终于明白了他爹刘表为什么劝说他和大哥刘琦搞好关系。因为至少刘琦手里有兵,有黄家忠心效忠,眼前的这帮人只把他刘琮当个傀儡对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