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脸色铁青,双手死死攥紧沙发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好!好一群狗胆包天的乱臣贼子!”
他猛地一拍桌案,声音如雷霆炸响,震得客厅都充满了回声。
“朕原以为他们不过是贪权恋势,结党营私,可没想到——竟敢谋害天子!”
他的声音越拔越高,到最后几乎成了怒吼。
“杨廷和!刘文泰!还有那群道貌岸然的文官!朕待他们不薄,他们却敢如此欺君罔上!真当朕是泥捏的不成?!”
看着朱厚照整个人如同火焰喷张一般的模样,姜饼暗自摇头。
明朝中后期的文官集团猖獗到了顶点,他们可不怕和皇帝硬刚。
往往会带上道貌岸然的借口,使自己天生立于不败之地,最后最算被皇帝给搞死了,甚至还能留下清名。
除了正德皇帝外,也就嘉靖还稍微能和他们扳一扳手腕。
可惜也是处在下风。
被逼的只敢住在西苑道观之中,甚至多少年不上朝,也算是一种无声的抗衡了。
但以武宗这种硬刚的性子,最后被那群文官给搞死了,反倒是一点都不奇怪。
等朱厚照稍微平复了下心情,姜饼这才道:“对了,还没问你是从什么时候过来的?”
“我从正德四年而来,说到这个我就来气!”
朱厚照本来稍微平复了些的心情,一想起姜饼说的自己被文官集团坑死,再想到昨日杨延和几个人和自己暗地里打擂台,正德的火气噌又上来了。
随即他就和姜饼讲起了一系列事情。
听的对方满脸古怪:“你的意思是,他们说鞑靼小王子率大军犯边,然后想让你无暇顾及刘瑾的事情?”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姜饼是这种表情,但朱厚照还是点了点头。
“哈哈哈哈哈!”
谁料姜饼听完,瞬间哈哈大笑起来:“这么说起来,你倒是完全不用担心了 ,什么狗屁鞑靼小王子在,在正德四年根本没有过这种事情!”
朱厚照肃然一清:“这么说,又是那群狗东西在坑骗我,拿着军情开玩笑?”
“这我就不得而知了,估计有是可能有些异动,但绝对不会是率军犯边这种险情,大概率是想借着这个由头,收拾刘瑾罢了。”
姜饼语气轻蔑,显然对这些腌臜手段极其不屑。
朱厚照问道:“那刘瑾呢,他在历史上是什么下场?”
“史书记载,正德五年,安化王朱寘鐇以除刘瑾为名,起兵反叛。
皇帝命御史杨一清、太监张永为总督率军讨伐。
事变平息后张永采纳杨一清之计,利用报捷之机,密奏刘瑾诸不法事。
刘瑾被逮捕后,皇帝命人抄其家,得金银珠贵及玉带、衮衣等违禁物品,遂以谋叛罪将其凌迟处死。”姜饼一字一句缓缓说着。
朱厚照闭上眼睛:“看来,后来的我最终妥协了,不得不杀刘瑾以平息文官集团。”
他没有惊怒为何能从刘瑾家中搜出衮衣这种大逆不道的东西。
冤枉你的人往往比别人知道你有多冤枉。
刘瑾就属于这种情况。
他本身是个太监,又没有后代子嗣,他弄衮衣有什么用?
满足自己虚荣心吗?
别特么扯淡了,这可是算谋逆大罪了,刘瑾这么聪明的人,能把自己哄的如此开心,至于犯这种小错?
再者说,只要有自己皇权的庇护,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好不威风,何必搞这种名堂。
所以朱厚照断定,这所谓的衮衣,是那群家伙强加上去的。
而自己迫于压力,又不得不牺牲这把好刀来平息事态。
“该死!”
想到此处,朱厚照杀意更甚。
刘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当时皇帝手中最锋利的利刃。
在其专权时期的几则官场轶事,倒真是值得玩味。
这些记载读来,总让人觉得史笔之下暗藏机锋。
比如有一次记载,说户部仅仅丢失了一本账册,刘瑾便上纲上线,说是户部官员故意为之,为此直接将其下了大狱,还罚没了千两银子的赃款。
这一案尤为耐人寻味。
掌天下钱粮的户部衙门,竟能遗失重要部籍,这本就是重大失职。
刘瑾以此为由彻查,表面看确有过苛之嫌,但细想之下,掌管财政的核心部门出现如此疏漏,难道不该深究?
至于罚没银两导致官员倾家荡产之说,更显夸张。
须知明代正三品侍郎年俸便有四百余石,折银约二百两,千两白银不过五年俸禄,何至倾家?
更何况以当时官场情况,这名大员各种人情往来,能老老实实的就守着俸禄过日子?
这般记载,倒像是刻意渲染受害之状。
盐税追缴一事更是好笑。
两浙盐课向来积弊深重,历任巡盐御史能全身而退者几稀。
史载乔岱核查后"追论历次官员赔偿",恰恰说明发现了系统性问题。
有趣的是,记载重点不在贪腐事实,而在"强迫清廉官员认赔",这般笔法,与今之"反转新闻"何其相似?
最富戏剧性的当属已故官员赔款案。
盐务官员素称肥缺,却偏要塑造个"清贫至卖孙女"的极端典型。
这种将个别案例普遍化的叙事策略,与当下网络时代的"带节奏"手法如出一辙。
试想若真如此清贫,当初又如何能在油水衙门立足?
这些记载最妙之处,在于将制度性腐败转化为权宦个人暴行。
明代盐税流失、财政混乱本是系统问题,经史家妙笔,全成了刘瑾一人之过。
姜饼在读这些文字时,不由想起网络时代的舆论战——真相永远在细节中,而大众往往只记得最煽情的片段。
最简单而言,如果当时大明帝国有网络,就这种内容发到网上,估计能让广大吃瓜群众,喷得连网络都堵塞了。
毕竟你想让老百姓相信,主持盐务这种肥缺的各级官员,一个比一个清廉,这不是扯呢嘛!
尤其罚了几百上千两银子,就逼得人卖儿卖女,可以说当时的文官集团为了黑刘瑾,是真一点脸面都不要了!
喜欢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