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裁军屯田

作品: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作者:三月流雪|分类:历史|更新:2025-01-28 22:08:07|字数:4402字

“主簿?”

顾雍一愣,随即施了一礼,道:“多谢君侯抬爱,只是雍才疏学浅,恐不能应。”

“雍之所以来渔阳,只因老师年事已高,江东距此路途遥远,故而随行侍奉。”

“如今老师无恙,又春暖花开,雍这几日便要回乡侍奉父母,以尽孝道了,还请君侯见谅。”

“元叹可否听我一言?”

张新微微一笑,随后便是什么“实践出真知”,“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之类的话。

再说了,回乡在父母身边是尽孝,侍奉老师难道就不是尽孝吗?

天地君亲师,人伦纲常。

你爹妈又不止你一个儿子,但你老师身边,目前就你一个弟子啊!

渔阳苦寒之地,你忍心把他老人家一个人丢在这里吗?

“元叹,学得多,不如做的多啊!”张新语重心长的说道。

还蛮有道理的嘞!

君侯比我还小一岁呢,怎么懂得这么多?

顾雍被张新众多金句说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识就想接过征辟令,随后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蔡邕。

蔡邕微微点头。

顾雍见状,接过征辟令,撩衣下拜。

“多谢君侯抬爱,臣愿为君侯效犬马之劳。”

“起来,起来。”张新笑呵呵的上前扶起顾雍。

蔡邕看向张新,笑道:“这下你满意了?”

张新嘿嘿一笑。

“别在院中站着了,进去坐吧。”

几人来到堂中坐好,蔡邕疑惑的问道:“子清,这武乡侯以前没听过啊......”

张新说了一遍。

蔡邕还好,知道张新和刘宏的关系,倒也不意外。

顾雍和蔡琰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皇帝为了给张新上一个武号,竟然特意在渔阳改了一个乡名?

“阿父你还说君侯不是陛下的私生子?”

蔡琰心中腹诽不已。

聊了一会,张新邀请蔡邕等人参加晚上的宴会,随后起身告辞。

夜晚,郡中文武齐聚府中开怀畅饮,气氛十分热络。

有功之士得以升迁,张新又封了乡侯,皆大欢喜。

众人一口一个‘君侯’,叫的张新十分舒坦。

唯有张牛角闷闷不乐,独自一人躲在角落喝着闷酒。

张新看在眼中,暗自记下,待酒宴散去后,单独将张牛角召了过来。

“今日宴席上,看你闷闷不乐的,怎的?升官了还不开心?”

张牛角憋了半晌,憋出来一句话:“大帅,末将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惹你不开心了?”

“此言何意?”张新疑惑道。

怎么连大帅都叫出来了?

难道我最近亏待他了?没有啊?

张新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若非如此,大帅何以用典农校尉封我?”

张牛角委屈道:“末将虽然骑术不精,但冲锋陷阵何时怕过?何以老左能得骁骑之号,我就只能种地?”

典农校尉虽然也是军职,但典农这个名号,一般都是和屯田联系在一起的。

原来是这样。

张新失笑,对张牛角道:“我且问你,当初地公将军何以立我为帅?”

“自然是大帅足智多谋,能带我等活下去。”张牛角不假思索道。

张新继续道:“我再问你,当初从下曲阳带出来的五千黄巾,如今活着的还剩多少?”

“三千一百七十八人。”张牛角答。

黄巾旧部就是他和左豹在管理,一共还有多少人,他心中清楚得很。

“三千余人。”张新叹了口气,“一年时间,十去其四。”

这个数字,还是把那些残疾黄巾也算了进去的。

“是。”

听闻张新这么一说,张牛角的心里也有点难受。

“所以,黄巾旧部我暂时不打算用了。”张新看着张牛角,“现在你们女人、钱财、土地都有了,也该过过好日子了。”

“如此,我也算不负地公将军所托。”

“君侯封我为典农校尉,是想让我带着他们屯田?”

张牛角虽然没有军略,但也不是个傻子。

张新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哪还能不明白?

“对。”

张新点点头,“你说,我除了把他们交给你照看,还能交给谁?”

交给谁?

胡才、李乐二人管个千把人还行,若是三千人的话,根本管不过来。

左豹虽然可以,但他是张角的人,和下曲阳黄巾就不是一个派系的。

其他人就更别提了。

张牛角思来想去,好像也只有自己最合适。

屯田这个事,是张新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

现在是中平三年,距离刘宏驾崩,天下大乱,还有三年。

目前乌桓和鲜卑已经被他打服,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渔阳应该都不会再有什么战事了。

既无战事,那就没有必要再维持一支六千人的大军了。

况且在一郡之中,郡兵的上限是一千,而护乌桓校尉部的兵马,满编是二千五百。

也就是说,按照法度,张新麾下的常备兵马最多不能超过三千五百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方便以后阅读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第104章 裁军屯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第104章 裁军屯田并对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