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回朝

作品: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作者:三月流雪|分类:历史|更新:2025-01-28 22:08:49|字数:8428字

若与关羽合兵,再加上雁门的郡兵,差不多也有三万大军。

这三万大军可是一点水分没有,实打实的战兵。

若是算上负责后勤的民夫,自称十万大军一点问题没有。

“这种富裕仗,俺老张八辈子都没打过。”

算完兵力,张新不由自主的搓起了手手。

自出道以来,他每次领兵不过数千,面对的都是数倍于己的敌人。

难得这一次,手下能有数万大军。

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将从皇甫嵩兵书上学到的东西实践一下。

正当张新准备召集诸将,商讨出征事宜之时,王凌快步走了进来。

“姐夫,朝中有圣旨到,天使已至城外三十里。”

“圣旨?”

张新有些纳闷。

朝廷这个时候下圣旨做什么?

封赏吗?

他是有平定白波黄巾的功劳没错,可在收复河东的时候,朝廷刚封了镇北将军、并州刺史等一大堆官职,按理来说不可能这么快就再次封赏。

不是封赏,又是什么呢?

“彦云随我出城迎接吧。”张新开口说道。

既然想不通,那就不想了。

“诺。”

王凌在被张新征辟的第二天,他的父母就以他已经入仕为由,给他起了个表字,叫彦云。

这让张新完全确定了,自家小舅子确实就是后来曹魏那个,总督江淮军政的太尉王凌。

司马懿真该死啊!

张新出城迎接,看清来人之后,面色一愣。

“怎么张让亲自来了?”

张让看到张新,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宣威侯,许久不见了。”

“下官见过常侍。”

张新行了一礼,迎了上去,低声问道:“朝中有何要事,竟劳常侍亲自前来宣旨?”

张让神秘一笑。

“宣威侯放心,是好事。”

“好事?”

张新一头雾水。

但见张让不肯多说,他也就没有再问。

反正一会儿宣旨的时候就知道了。

张新引着天使车队回到城中,摆香案领旨。

刘宏在圣旨中收回了他并州刺史,都督幽并二州诸军事的权力,命他即刻回朝。

并州刺史的职务,将由骑都尉丁原接手。

“常侍,这......”

张新一脸懵逼,“并州决战在即,陛下应当知晓啊,怎么在这个时候召我回朝?”

他奶奶的,这算是哪门子的好事?

张让没有回答,而是说道:“宣威侯,接旨吧。”

张新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圣旨。

“臣领旨。”

没办法,现在刘宏没死,家人还在雒阳,他可不敢抗旨。

张让见他接过圣旨,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笑容。

“宣威侯放心,奴婢先前说了是好事,那就是好事。”

张新起身道:“下官愚钝,还请常侍明示。”

“陛下欲要组建一支新军。”张让笑道:“宣威侯觉得,这算不算是好事呢?”

“新军?”

张新一愣,想起来了。

中平五年八月,刘宏在西园组建了一支新军,分为八部,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园八校尉。

袁绍、曹操、淳于琼等人,都曾担任过西园新军的校尉。

这支新军的组建,目的是为了分何进的兵权。

眼下已经是七月初了,刘宏在这个时间召他回朝,难道是要给他一部兵马,准备扶植他对抗何进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半个并不富裕的并州,对于刘宏来说,确实没有新军的兵权重要。

反正并州最重要的雁门、太原、上党三郡都已经被张新收回来了。

其余各郡加起来,总人口也就十万出头。

还不如内郡的一个县。

“这个关口回朝,难搞哦......”

张新并不想去做西园校尉。

但圣旨已下,他现在还没有抗旨的资本,只能先回去,走一步看一步了。

“十月份还有个青徐黄巾起义,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

张新心中思绪飞快,脸上却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

“陛下天恩,下官明白了。”

张让很满意。

随后,张新又垮起个批脸。

“常侍,并州这边,丁原能行么?”

“宣威侯勿忧。”

张让笑道:“陛下的意思,是让他先守住三郡,其他的,等新军练成之后再说。”

“那幽州兵怎么办?”张新问道。

丁原虽然接任并州刺史,但刘宏似乎没有给他都督幽州军事的权力。

“让他们回去。”张让道。

“下官明白了。”

张新点头,“还请常侍先去歇息,下官这就去安排并州防务,准备交接。”

送走张让,张新立即提笔给关羽写了一封信,让他们回幽州去。

如有已经收复的郡县,便安排当地郡兵驻扎。

随后张新将杨凤、黄龙、陶升三人召了过来,将自己即将卸任并州刺史的事说了一下。

“少将军要卸任并州刺史?”

杨凤瞪大了眼睛,“那我们怎么办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方便以后阅读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第173章 回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第173章 回朝并对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