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布局(中)

作品: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作者:三月流雪|分类:历史|更新:2025-01-30 06:20:22|字数:4182字

从马日磾处出来,张新又去了蔡邕府上辞行。

见到张新,蔡邕十分高兴。

“子清此去青州,当恪尽职守,为陛下分忧才是。”

前段时间,张新和何进斗的太凶了,让他整日里都提心吊胆的。

有心帮忙,但和他关系好的那些大臣,也没几个有实权。

有实权的单飏、张驯等人已经病逝,卢植又不爽张新。

他一个闲出屁来的光禄大夫,实在是帮不上什么忙。

现在张新出镇地方,无需再与何进对抗,让他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在他看来,这事就算是过去了。

客套完,两人落座。

张新面色郑重,开口道:“老师,你可信我?”

“子清此言何意?”蔡邕一楞,“你我师徒一心,我又岂会不信你?”

在蔡邕的视角里,张新天赋奇高,能力出众,又爱民如子,恪守孝道。

白波黄巾起义时,蔡琰陷在平阳,也是张新帮忙捞出来的。

简直就是个完美的弟子。

想到这里,蔡邕不由得有些感激刘宏。

若非刘宏强行征辟,他又岂能收到这么好的弟子?

张新起身,走到门外转了一圈,屏退家仆婢女等人,并让典韦守在门外。

蔡邕见他如此小心,心中不由疑惑。

张新走到蔡邕身侧坐下。

“老师若是信我,待我走后,你可向陛下辞官。”

在原本的历史上,雒阳之乱时,蔡邕还在外面避祸。

现在因为张新的缘故,他被赦免了罪责,还入朝做了光禄大夫。

张新可不敢赌,蔡邕会不会在雒阳之乱时出事。

老头对他挺好的。

万一出事,追悔莫及。

“辞官?”

蔡邕疑惑道:“为何辞官?”

“老师可是舍不得这光禄大夫之位?”张新问道。

“非是我贪恋官位。”蔡邕摇摇头,“只是子清骤然叫我辞官,总得有个缘由吧?”

任谁做官做的好好的,突然来个人叫你辞官,还不说明原因,都会犹豫。

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弟子。

“其中具体缘由,弟子不便细说。”

张新面色严肃,“老师只需知道,现在的雒阳无比凶险,若是再待下去,恐有性命之危。”

蔡邕不比赵云。

赵云人微言轻,就算去说,也没人信。

况且以他的性格,张新托言猜测,他也不会去到处乱说。

蔡邕就不一样了。

张新若敢告诉他,哪怕只是猜测,他也敢立马进宫,闹的人尽皆知。

蔡邕看着张新面色,沉思了一会。

“好,我答应子清便是。”

蔡邕觉得,自己的这个弟子,与何进斗了那么久,政治方面估计早已超越他了。

既然他如此郑重的要自己辞官,那就辞吧。

反正又饿不死。

蔡邕虽然是个老学究,目前膝下也只有一个女儿,看似势单力孤。

实际上陈留蔡氏也是当地大族,他辞官回乡,日子过得不会差的。

张新松了一口气。

蔡邕又问:“只是我要以什么缘由辞官?若是寻常缘由,恐怕陛下不会答应。”

刘宏素来喜爱蔡邕才学,不准辞官的可能性很大。

张新想了想,道:“老师不如以修葺祖坟为由,百善孝为先,想来陛下不会不准。”

接着,张新又补充道:“若陛下还是不准辞官,老师可言请一年假,只要过了一年,想必就无虞了。”

“好。”蔡邕点点头,“我什么时候辞官?”

“可等年后祭祖之时。”

从蔡邕家出来,张新马不停蹄,进宫去向刘宏辞行。

刘宏好好的勉励了他一番,让他尽快平定青州,回来继续做上军校尉。

张新看着刘宏,一时间视线有些模糊。

大舅哥对他挺好的。

若是他能活的久一点,自己就这样做个汉室忠臣,似乎也不错。

刘宏见他如此,不由笑道:“你哭什么?日后又不是见不到了。”

“行了,莫要做此小儿女姿态,快去吧,朕在雒阳等你回来。”

“唯。”

张新含泪,真心实意的下拜。

回到家中,张平已经被刘宏放了回来。

张新好好的与家人团聚了一番,逗逗孩子,亲亲媳妇儿,当然也没忘了木大木大。

次日,张新扶着腰来到太尉府。

马日磾苦着脸迎了上来。

“君侯,公熙那边只肯给一千套。”

公熙,是袁滂的字。

“辛苦翁叔公了。”张新笑道。

一千套就一千套吧,总比没有强。

反正他出任青州牧,朝廷本就无需提供军需。

袁滂能给一千套铠甲兵器,已经很给面子了。

“得写借条。”马日磾补充道。

张新哽住。

“行,我去给他写。”

张新到执金吾的官署见了袁滂,写下借条之后,拿着袁滂批的条子,来到了位于雒阳东北的武库。

一千套铠甲兵器装车,直接从北边的谷门运到城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方便以后阅读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第179章 布局(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第179章 布局(中)并对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