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大忽悠张新

作品: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作者:三月流雪|分类:历史|更新:2025-03-25 13:10:22|字数:4252字

第247章 大忽悠张新

九月初一。

刘协登基之后,董卓便以董太后暴毙之事,说何太后逼迫董太后,逆妇姑之礼,致使其忧愤而亡,将何太后从长乐宫迁到了永安宫中。

短短两日之后。

九月初三,董卓进鸩酒,弑杀何太后。

这个平常喜欢到处鸩人的一代毒后,最后也被人给鸩了。

还是死在了和她最不对付的,董太后生前所住的永安宫里。

何太后死后,董卓不准百官吊丧,只让刘协去奉常亭哀悼一番了事。

百官无奈,只能身穿白衣上朝,借此来表达不满。

何进、宦官、太后都处理完了,接下来就是刘辩这个废帝了。

废帝也是帝,此时的董卓,还不敢明目张胆的弑杀。

袁氏也不敢。

反正其他能翻案的人都已经死了,区区一个废帝,找个地方关起来就是。

刘辩被软禁了起来。

政变成功,大权在握!

该给党人翻案了。

袁绍找到董卓,劝说他给党人翻案,以从人望。

董卓同意,以天子名义下诏,迁太尉刘虞为大司马。

他自己则从司空改任太尉,领前将军事,持节,传斧钺虎贲,封郿侯。

随后董卓又以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调豫州牧黄琬为司徒,和他们一起,并袁隗等人,共同到刘协居住的宫殿上疏,请求恢复昔年被定为谋反的陈蕃、窦武等人的名誉。

刘协能怎么办?只能准了。

得到天子同意,董卓立刻遣使前往陈蕃、窦武等人的祠堂吊唁,恢复了他们以前的爵位,并将他们的子孙提拔上来做官,意图拉拢党人。

天子之位已定,董卓与党人之间又因陈蕃、窦武之事,暂时亲密无间。

一时间,雒阳内部平靖。

董卓便将目光放到了外面。

刘宏生前敕封的几个州牧之中,刘焉在益州,距离太远,暂时顾不上。

刘虞已经封过大司马拉拢了。

黄琬也卸任了豫州牧,入朝做了司徒。

就剩张新了。

在董卓眼中,张新和其他人大不相同。

当年凉州大战,各路汉军皆败。

张新孤军深入,身陷重围,甚至连粮草补给都没有。

如此绝境之下,他不仅将五千大军全须全尾的带了回来,还顺便攻破金城,俘虏了韩遂家眷。

这让同样是以军功出身的董卓,对他十分钦佩。

董卓扪心自问,若换做是他统领那支汉军,做的一定没有张新好。

如果说拉拢其他人,是图他们的名声。

那么对于张新,董卓就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了。

若能得张新之助,他们二人联手,天下谁人能挡?

于是董卓便找到了田楷,希望他以故吏的身份劝说张新进京。

“如此说来,倒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张新听田楷说完,心中暗道:“都说董卓在摆烂之前,也算是个豪气干云的英雄,如今看来,倒是不假。”

董卓现在的官职是太尉,大将军是百官之首,位在三公之上,自然不可能给张新。

他是想收一个小弟,不是给自己找个爹。

骠骑将军的特殊性不必赘述。

张新又是卫将军。

车骑将军,确实是董卓能拿出来,拉拢张新的最高职位了。

“君侯。”

田楷低声道:“董公行事虽略有酷烈,然其人却极为礼贤下士。”

“先前楷不过大将军府一掾属,如今亦是比二千石之校尉。”

“君侯受先帝遗诏,扶保当今陛下,如今陛下登基,君侯何不入朝?”

“此事容后再议吧。”

张新笑着岔开话题,“今日我府中添丁,不谈其他,饮酒先啦。”

是夜,张新大宴群臣,犒赏三军,就连在齐国镇守的高顺、朱灵等人,他也派人送了一个红包过去。

群臣听闻张新添丁,纷纷恭贺。

庆贺完毕,该给张宁一个名分了。

毕竟娃都生下来了不是?

张新请人算吉日,最终将婚期定在了十月底。

太后驾崩,就如同天子驾崩一般,也是国丧。

雒阳那边受董卓胁迫,百官无法服丧。

在这种情况下,他在青州服丧,更能显示出他的忠诚。

这么好一个捞名声的机会,他可不会放过。

反正对于他来说,服丧也只是穿几天白衣而已,其他的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

难不成还有人敢进入州府后宅,管他木大木大不成?

服完丧,张宁也差不多该出月子了,那时结婚正好。

计议已定,张新一面下令青州官员服丧,一面派人广发请柬。

蔡邕肯定是要请的,北海那边,郑玄也不能放过。

幽州的刘虞、顾雍、阎柔,河东的牛丰等因为职务无法离开的人,也得告知一声。

胡才、李乐、关羽他们也很久没见了,一并叫过来乐呵乐呵。

还有鲜于辅、鲜于银、陈松这些故吏,居术、甄氏、杨凤等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方便以后阅读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第247章 大忽悠张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第247章 大忽悠张新并对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